每年初四,我家都是姑姑回家的日子。每到正月初三下午,吃了中午饭,母亲就开始蒸碗。姑姑多次劝母亲不要太费事,母亲总说:“看到孩子们来串亲戚高兴,一年一次的重要事,不蒸碗怎么行?一家人在一起多开心,不累。”
现在母亲是不是在做着香香的蒸碗?那擦拭的锃明发亮的大红方桌上是不是放满了飘香的红花碗?
不记得是哪年初三,我趴在炕上,母亲在屋子地下红地桌上忙碌。我家的地桌很小巧,玲珑的长方形红地桌每个角都是圆圆的,四个圆角下都有一个弯弯的带着龙纹的桌腿,桌腿间有一根手指粗的红圆木撑。奶奶说她进家就有这个地桌,它比我家任何人的年龄都大,真是我家的老寿星。地桌从过去一直用到现在,有一百多年了。小时的我吃饭高兴忘乎所以时,脚会蹬到桌腿撑上,总被父亲严厉的批评,有时脑门上还要挨上两筷子。
母亲坐在地桌边,脚边放着大盆,还有一摞摞刷好的碗。大盆里有很多方肉、豆腐、海带,泡好的干豆角、黄菜花等干菜。母亲拿起几个碗放到案板前,再从盆子里拿起一块方肉,先放到碗里,仔细端详一下肉的大小是否合适,有时会换一两次;选好肉,她把肉放到桌子上,有的方肉切成大薄片,整齐的码到碗里;有的切成小方格,整齐的摆在碗里;也有切成斜方格,盛进碗里……在母亲手起刀落之间,方桌上就摆满了肉啊,豆腐啊,海带啊,豆角啊等菜肴。切好菜后,母亲拿起锅,放到火上,不一会儿就听到“滋滋滋“的油响,紧接着,煸炒葱花姜片蒜片香味就飘进鼻翼,母亲一手端锅,一手掌勺,把做好的调味汤一勺勺匀匀的浇到碗里。我深深吮吸独有的菜香味,那种香味一直渗进生命的深处。
终于到了初四,吃完早饭,我们一起坐车回家,车刚启动,我的心就飞到那长长的小院。走进家门,院子里挤满了人,好几个人说:“来了,来了……”弟弟嫂子们看到晓松,说着高兴地往厨房跑,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锅底黑,找晓松。
晓松看到追他的人,赶紧往屋里跑,人们在院子里哄笑着,弟弟们飞快的追着他说:“赶紧抹黑去呀,闹女婿了。”我往屋里看了一眼,屋子里早坐好了陪席的人,一群男人们开始坐席了,他们互让着上座,晓松躲到了屋子最深处,两个弟弟正往里面走呢。
看来,一场闹剧是不可避免了,谁知道晓松出来会折磨成一个怎样难看的小丑? 6/6 首页 上一页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