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坝2016
185观景点坐落于三峡大坝坝顶公路的左岸端口处,因与坝顶齐高而得名,是近距离平视大坝、感受大坝雄姿、拍摄坝体的绝佳地点,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外游客汇聚于此。在巍峨大坝雄姿的感染下,大多数游客都会欣喜地赞叹和欢呼,但也有一小部分年长的人会不禁抑制不住眼中的泪水和心中的忧伤……
“游客们,大家请往这边走,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三峡大坝的主坝体,它是迄今世界上综合效益最大的水利枢纽,发挥着防洪、发电、航运、养殖、旅游、南水北调、供水灌溉等十大效益,其价值是世界上任何巨型电站无法比拟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坝的建成也确是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非常巨大,其中对库区的影响最直接和显著,对长江流域也存在重大影响,甚至还有人认为它的修建将会使全球的气候和海洋环境发生重大变化……”远处又有一群慕名而来的人准备等上这观景台了。
天气很好,只是日落在即,天上的余晖伴着峡江特有的水雾显得朦胧而又梦幻,那奔流的江水从大坝的巨闸中泄出,像是猎豹抑或闪电那般在一百多米的高度上形成了一道完美的弧线,像是一座通往过去的门,充荡着无尽的悲欢;又像是一座通往未来的桥,充满着无限的遐想。那水声很大,远处的通航口还不时会传来几声船笛,这唯美的情境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沉醉了,仿佛整个时间都停止了那般……
“长江变了,变得我都不认识哒!”一位黑瘦的中年男人扶着栏杆望着远处的长江和近处的大坝嘴里嘟囔着,在他的旁边站着一个强壮白净的年轻人和一个同样白净的小男孩,他们都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站着,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爸,我们往那边走吧,在这儿都看了这么久了!您还没看好?”不知什么时候起,那白净的年轻人也感到站得有些累了,他开始焦急地催促那个黑瘦的男人。
“娃儿啊,你知道吗?这坝是用无数像我们这样的峡江人的家换来的啊!”那黑瘦男人似乎没有听见那个已经等得不耐烦的年轻人的抱怨,只是用他那粗糙的双手握着那小男孩细滑的手轻声说道。一旁的年轻人愣住了,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刚才问了一个很傻的问题,于是默默地看向了远方,仿佛正在看着这整个世界。
“爷爷,那些峡江人当初选择放弃自己的家园一定很难吧!”小男孩握着黑瘦男人粗糙的手问道。那男人没有回答,只是静静地望着远方。也许小男孩意识到自己问了一个很难的、那男人也回答不上来的问题也就没再问了,他四处张望着,仿佛眼睛里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装下整个世界。
“目前世界上技术难度最高、规模最大的升船机——三峡升船机已经在几个月前正式进入试通航阶段了,这也是三峡工程的最后一个建设项目,现在游轮已经可以‘乘电梯’翻越大坝了……”观景台上又响起了导游的声音,只是那声音伴着消逝的时光和日渐下沉的、峡江特有的夕阳渐渐淡去了。
不知过了多久,那名穿着白衬衫的黑瘦中年男人依然在那晚霞照耀的角落凝视着大坝,眼角却在不经意间湿了起来,他双手紧握着观景台的栏杆,不知小声跟谁说道:这峡江是一个养人的地方,大坝也建得宏伟,只是那故乡,永远也回不去了……
后记
三峡工程,作为世界现有最大的水利工程,它凝结了无数设计者和建设者的心血,使得“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幻想也成为了现实;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它凝聚了百万移民的牺牲和贡献,峡江人“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构成了它坚不可摧的精神基石。自1992年三峡工程正式获批开始,移民工作就已经在三峡库区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因为三峡工程的规模亘古未有,移民数量竟达到了惊人的百万之多,如此大规模的移民,不得不让人联想起康熙年间曾发生过的“湖广填川”的盛况,只是当初他们是移民至此,而现在却是要往外走……
几千年来,长江三峡哺育了我们古老而又丰富的华夏文明,而如今,它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带给中华儿女更多的馈赠,只是对那个时代的一群人来说,永远回不去的故乡,就真的成为永远的故乡了……
有个作家准备写篇文章,叫《尊贵的一生》,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必须尊贵,他要高人一等。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