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办法,我实在受不了这种折磨。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这么看重自己的感情,可能就是因为我失去的东西太多了,一直以来都是这样。我是那种等着外界入侵我的世界的人,像松鼠一样保卫自己的粮食,害怕别人把我的松果踩碎。我很用力。
有时候我也会反省,是不是自己这样爱的方式错了,爱得越认真疼痛就越剧烈,付出了所有却换回来了忘却。可是这样的追问只是面对着自己,不足为外人道。
(六)
还记得我们最后看的一场电影,应该就是《匆匆那年》,这部据说是看过的情侣都会分手的魔咒电影,我们也没能逃脱。电影看完了,我们往回走,你问我你是不是有很多感触?我说是的,方茴简直就是原版的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理解方茴对陈寻那样深刻而执拗的爱。我明白。
一个性格冷清的女子,她的世界里没有太多的诱.惑,明晰而干净。她不是天性的孤僻,只是因为太渴望爱。陈寻无疑是颗小太阳,光芒万丈暖暖照耀了暗夜里的方茴。这个小太阳,成为暗夜的小宇宙一点不难理解。
也许就是因为太爱,怕嫌弃,太在乎,怕离开。单薄的方茴用一种刺眼的反方式,用力地维护拉拢证明自己的爱。这一点上,方茴的敏感、脆弱、哀愁多少是让陈寻离开的主因,尽管这些曾经是陈寻喜欢她的主因。
当初怎么赢得了他,最后就将怎么失去他。
方茴是个认真的傻孩子,她不知道爱会成习惯,同样习惯也会被改变。她以为在她的小宇宙只要两颗心一直在,她的爱情就会亘古不变。
终究这两个人的分开,还是性格的不合适。
陈寻的小太阳,不是单单照耀在方茴的世界,他乐意温暖整个世界。滥俗的说,他真是个好人,这样博爱。
他爱方茴,可他同时爱的东西与人也太多。高高飞翔在广阔天地,只有疲累想归巢时才会需要方茴这片土地。
我始终没有喜欢过这个男子,尽管他没有故意做错什么。
他总不是第一个知道方茴需要的人,他总无法妥协自己喜欢去适应方茴所需,他还总自以为是去理解方茴的感情。
他霸道地喜欢方茴,因为自己不甘被方茴忽视。他霸道地不喜欢方茴,因为方茴让自己无所适从。
陈寻没有为方茴付出过,我就是这么坚决地认定。
他的精力、心情、努力,如他自己后来所说只有20%。我想这也是不能怪他的,毕竟太阳是不能与月亮相伴的。
方茴曾经哭着对陈寻说,我觉得你没有以前喜欢我了。我也这样问过你,此刻我很想用安妮宝贝的话做批注:生命是一场幻觉。
高中局限的生活模式,所有各色个性统被削磨成一道灰色。陈寻再明耀,不过也就是个黑或者白,所以他们始终还靠在一个世界里。等长大到去了大学这个性格奔放的校园,宛如从冬天回到夏天的少女,所有模样所有尺寸都显露无疑。
方茴还是那个灰色的孩子,可陈寻却早已经从白色蹦到了橙色。不是一个色系,他们的世界当然也就靠不在一起。
橙色的陈寻,兴奋地活跃地没有心思与耐心去猜测方茴的敏感哀愁,他最终觉得厌倦,他最终觉得方茴不能够让自己快乐。
被束缚的高中生活产生了一种幻觉,这道幻觉让两个人以为他们属于一颗星球。
大学时光像云拨见日般把幻觉刺破,他们惶然发觉原来他们隔着这么远的光年。
无关曾经多么爱,曾经多么认真,最终在幻觉里的承诺不得不随幻觉一起消逝。
人生的许多事,不是说清楚弄明白之后,就可以完全放下的。
她知道陈寻另有所爱可她不敢问,像鸵鸟一样自我欺骗;她看着陈寻与沈晓棠含情脉脉唱当年写给自己的歌,听电话那头陈寻貌似诚实却残酷的:我喜欢她;她一宿坐在陈寻与沈晓棠同居的屋子下,泪流满面羡慕嫉妒着那不曾与陈寻有过的亲密;她每天站在楼顶窗口望着那俩人出双入对,看那熟悉又陌生的笑容绽放在别人面前;她为了知道什么是做爱,与陌生人上床意外怀孕,她心里的疼痛谁知道?
陈寻抱着方茴痛哭,方茴问她:如果我们曾经做是不是就不会分手了,如果我们现在再做,是不是来不及了?这一刻,方茴终于知道这个人是不再爱自己了,曾经被他丢弃了,他们是彻底地回不去了。
方茴决绝选择离开,远赴澳大利亚五年。对于这样的女子,太强烈的执念只有残酷才可以以毒解毒。而陈寻的落寞结局,让我大快人心。我不觉得他有多爱方茴,也不觉得他与沈晓棠彼此有多相爱。沈晓棠不过是他在高空上飞翔时遇见的同伴,偶然同行最终会分离。所以,我也不觉得陈寻如果跟方茴做爱了,他们就一定不会分开。陈寻不跟沈晓棠同居,他们就不一定会分开。 6/7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