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两男一女合葬漳州惊现夫妻兼儿子合葬墓穴
风水宝地
周边逝者多葬此处,50多年前建成水库
为何水库底下保存着如此多的古墓?昨日,记者在水库周边走访得知,靠近水库的这座山叫“鳖仔山”,“这里自古以来就是风水宝地,在殡葬改革前,周边的村庄都喜欢将先祖安葬在此”,村民林先生称。
建水库前,这里有一条溪涧,水从云洞岩山脉流下来,最后向西溪流去。而水库的建造历史要追溯到上个世纪60年代,“大概是1964年,当时下游农田还很多,因此生产大队在此建水库,方便农业灌溉”,上述村民称。
承包水库的林老板说:“有一些墓地被后人迁走了,有些就一直保留在那里”,改革开放前,这个水库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很少大规模泄洪,“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城市化发展,下游的农田都慢慢发展成为蓝田工业区,我那时候把水库承包下来养鱼了”。
现场勘察专家今日查看,初判是村民墓葬群。昨日,漳州市文管部门获悉发现大规模的古墓葬群,十分重视。漳州市文物局局长张祝发称,今天将派人前往现场查看。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清康熙年间的三人合葬墓,墓碑信息显示为夫妻与儿子
从墓碑显示信息看,墓主多为云洞岩山脉附近的龙文、龙海、台商投资区一带人士。随着墓群重见天日,也勾起附近村民的回忆,这一带自古为风水宝地,是安葬的理想所在。上世纪60年代,为了灌溉农田,这里被修成水库,墓穴淹没水中,随着时间流逝而被慢慢淡忘。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