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今年,还在炒作东莞“女多男少”的媒体,更不可原谅。今年5月,国家统计局东莞调查队对外发布了《2014年新莞人基本情况调查报告》。所谓“新莞人”,正是指来东莞各种工厂打工的青年男女,所以这组调查数据,更有针对性。数据显示,2014年,新莞人男性比例为54.5%,女性占比45.5%,还是差了近10个百分比。
大V转发,加速了这种新闻的快速传播
很多人潜藏在心底的,对女性尤其是弱势女性的物化,浮出水面
有人可能会质疑,虽然总体上女少男多,但保不齐某类工厂,确实女多男少呢?这句话,如果作为事实描述,是对的。但如果再往前推一步,其逻辑就很无耻。某工厂女多男少,女工就需要忍受屈辱,宁愿当小三也要谈恋爱?更别提这些新闻是从女工整体出发,认为她们普遍接受“一夫多妻”,既无事实依据(已被数据打脸),也是对女工的人格侮辱。
如果这种逻辑是对的,为何看不见某些师范类院校的女生受到同样质疑?她们的学校也是女多男少,所以她们也在玩“一夫多妻”?
所以,出现这种新闻并且被一些人追捧,归根结底还是某些人心底隐藏的歧视和污名随着新闻一起,浮出水面。东莞女工被污名,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去年东莞扫黄后,就有很多人调侃“东莞女工要大批量嫁人了”。一些媒体也跟着搀和,说什么收入低,在抵抗不了种种诱.惑后,东莞女工转行失足妇女。这又是一起满嘴跑火车的案例,公开发表这种论调,至少给出东莞性工作者有多大比例是由“厂妹”转化而来的数据吧。
物化女性,尤其是物化弱势女性,是这则新闻广泛传播的心理基础
但,并不能证明这是为了缓解用工荒而制造的软文
在这条新闻被炒热之后,也有一批质疑派产生。他们认为这是“东莞为缓解用工荒打的广告”。
东莞确实面临用工荒,根据广东省人社厅的数据,目前东莞市的用工缺口高达10万人。但这种用工荒是全市企业普遍面临的一种困境,在东莞“一夫多妻”的种种新闻中,都没有露出任何一家具体企业的名字。你说是打广告,是哪家企业打的呢?
这和很多其实是企业软文的“新闻”不一样,它纯粹地反映了部分媒体的缺心眼风格。
东莞用工荒确实存在,但用“一夫多妻”来增加吸引力,更是胡扯
如果不是企业做的软文,唯一的可能就是当地正府了。但这种怀疑,显然又是对国内的正治生态缺乏了解。东莞天天嚷嚷你们不要再喊我们“性都”了,不会蠢到为了招工,再把自己往性上扯。这既正治不正确,也毫无必要。东莞目前应对用工荒的对策,是鼓励企业建无人工厂,已经在操作。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