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结婚那年,父亲安排二哥家的女儿跟我上初中,我欣然同意,公公家的事我当然要担当。因此,公公只要路过胡集就会到我的学校看看。一次刚吃过早饭,公公来了,小食堂里早上只有馒头咸菜与咸汤,看着公公爱吃那炒熟了的咸蒜苔,我又买了一小盘。两盘咸菜被公公吃得一干二净,我就想,公公不是胃里缺了味道就是饿极了,想想,有那么一大家子人家的花销等着他,他是不舍得在外面大吃大喝一顿的。就是这一次,父亲感到我的宿舍里该有个能做饭的物件,没过多久,就送来了一个煤油炉,外加一小桶柴油。那是七十年代中期兴起的方便煮饭的最好工具。不爱吃伙房的饭时,我就在自己的小宿舍里煮汤做菜。小小的煤油炉为我还有侄女起了大大的作用。越是困难时期,越能体现一个老人对下辈关爱的慈怀。
夫君从部队转业时转业费是1200元,当时父亲给我们商量,用其中的600元给他们买宅基地吧。我们立即拿出,父亲的需要就是我们的义务。当父亲把他的全部收入投入到大家庭中的时候,他没为自己留下以后的退路,父亲离休了要为自己建立一个家了,我们最好的报答就是支持。
终于,公公婆婆在城里安家了。
公公的孩子们中,只有二哥家是农村户口,二哥的大妮二妮上学读书又都在城里,爷爷奶奶的家也就成了她们的家,一日三餐爷爷奶奶伺候了她们三年高中。仔细想想,婆婆也有诸多的不易,前边的孩子、后边的孩子、家里的家务、地里的活,哪一样也得顾到。婆婆做得是相当的优秀,她的动力当然是对于公公的爱戴与尊敬。
8/12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