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便秘有热秘、冷秘、气秘、虚秘4种类型。一般来说,年轻人便秘多属于热秘,这类患者多是饮酒过多、饮食辛辣、容易上火的人。由于胃肠积热,损耗津液,使大肠传导失润,进而引起便秘。这类患者多表现为大便干结,小便短赤,面红身热,兼有腹胀、腹痛、口臭、舌苔黄腻等症状。
老年人便秘往往也和津液不足有关——老年人血虚、津少,不能滋润大肠,大肠里津液不足,大便就会秘结。此外,女性在经期、产后、更年期也会因为气血亏虚、津液不足而出现便秘的现象。此时,当以养血润肠通便,不可泻火通便。否则,只会导致津液更加不足,便秘更加严重。
特别提示
防治便秘应该辨证施治,先搞清楚便秘的原因再进行相应治疗。一般来说,缓解便秘应滋润肠道,增加肠道的津液。首先,饮食上尽量以清淡为主,不要过食辛辣食物,保证足量饮水。同时可以多吃一些润肠通便的食物,如香蕉、蜂蜜、芝麻、核桃等。需要注意的是,蜂蜜含糖量高,患有糖尿病或者胃病的人并不适宜。另外,黑芝麻虽然补肾、润肠燥,但油脂含量高、热量多,老人还应根据自己的身体谨慎食用。
防便秘第四大要素:动力
气虚气滞肠道没劲儿
还有一类便秘和肠道动力减弱有关。正常情况下食物从口腔进入到肛门排出,时间约为24小时。如果肠道蠕动力减弱,代谢的废物在肠道内推进速度就会减慢,淤积在肠道,从而形成便秘。这就好比虽然河中有水,但船缺乏动力,也会停止不前。
中医认为,肠道缺乏动力主要和气虚、气滞有关。气虚会造成没有足够的推动力,气滞也会导致肠道不能蠕动,最终都会引起便秘。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在老年人中也比较常见。气虚者表现为面白神疲,虽有便意但却排便困难,用力则汗出气短,便后疲乏,应通过补气养血来通便;气滞者除了大便秘结外,还伴有烦躁,易怒,两胁胀痛等症状,治疗上应以顺气导滞为主。
特别提示
适量运动可促进胃肠蠕动、增加排便动力,但老年人应注意不可运动过量。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也可以通过按背腹部,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按背时平卧放松,按顺时针方向按背腹部,每次20-30分钟。此外,时常敲打和刮试手臂外侧,可以刺激大肠经,从而改善便秘。 3/8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