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因为医生职业的高尚和伟大而选择了它。当外科医生遇上内科医生 但是做了快20年的医生,觉得越来越难,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我在的心血管内科,由于心脏病的本身特点,不时的有发生猝死的风险,不管医生如何的预防。
难得过了一个轻松的元旦,当外科医生遇上内科医生 今天一到病房,就听说有个前天上午到医院的病人,在今天凌晨突发呼吸停止,血压下降,心跳停止,而死亡。在再次领教了心血管病的凶险,不可预测性同时,也非常沉重地感受着病人家属的责难和不理解。
在这个医学不断发展,但是还有很多难于解决的医学问题的同时,中国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缺乏信任,对医学科学的缺乏认识,中国医疗保险制度和医学机构管理体制的不完善,造成了医患关系的极度紧张。每天“如履薄冰”,提心吊胆。担心的就是怕发生猝死,但是还是发生了。在无奈之余,写上几笔,以平慰受伤的心灵。当个医生真不容易
在老百姓心里,医生的心似乎比常人更“硬”,说起看病,患者总是一肚子“苦水”。其实,当从患者转换为医生的角色,你会理解这个职业并不容易。继19家大医院院长换位体验一天患者后,北京市卫生局又征集100位市民体验“医院一日”活动。从8月19日起,《生命时报》7位记者和市民一起走进北京朝阳医院、地坛医院、佑安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回龙观医院、口腔医院、北京急救中心等九家医疗机构,穿上白大褂当了一天大夫,体验了各科医生的真实工作状况,切身感受了他们的苦与累。
几小时一口水没喝
在人们想象中,医生应该是最会养生的人。但记者发现,他们的一整天就像张拉满弦的弓,吃饭、喝水,甚至如厕都极不规律。8月21日上午,在北京口腔医院儿科,到了中午12点半下班时间,记者已经觉得口渴劳累,腿也站得有些麻了。但快到退休年龄的石炜大夫又给两个外地患者加了号,她一上午连卫生间都没去一趟,面对哭闹的孩子,依然耐心十足。记者劝她喝口水休息一会儿,她笑着说:“喝水了就要去洗手间,回来还得重新洗手消毒,太浪费时间。”
当外科医生遇上内科医生,直到体验者们去吃午饭,诊室里的四名医生和两个护士还在忙碌着。记者大概算了一下,一名儿科牙医一天要在门诊工作9—11个小时,中间很少喝水,不去洗手间,吃饭飞快,同时,还要不停地讲话安慰孩子。不仅如此,医生们还担负着大量科研、教学工作。
虽然知道医生的工作需要“细中有细”,但8月19日,当记者在北京地坛医院妇产科看到一份普通的入院病例后,还是大吃了一惊。这是一位只住了7天院、顺利产子、没有任何意外情况发生的产妇,但她的病例压实了,也足足有1厘米厚。其内容不仅包括产妇和胎儿的即时状况,还有医生的医嘱、医患的谈话内容及结果、各种检测结果等。妇产科主任刘敏告诉记者,其实大夫们的很多时间都用在了这份病例上,常常这边刚下了手术台,饭都顾不上吃,就要先完成它。 1/9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