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万象

王玉龄出轨了吗 王玉龄在美国家中的照片

时间:2018-09-18 11:57:15  
张灵甫和遗孀王玉龄的珍贵照片(组图)
张灵甫和遗孀王玉龄的珍贵照片(组图)
张灵甫和遗孀王玉龄的珍贵照片(组图)

  记者:应该说,张灵甫和上海还是很有渊源的,两次淞沪抗战,1932年的“一·二八”和1937年的“八一三”,他都有份,后者更是实实在在打了场恶仗。

  王玉龄::我告诉你,上海、南京、长沙、江西,这一带的战争,他没有一仗不打的,没有一仗不是受了伤抬下去的。受了伤,留着血,他还是一直坚持指挥,直到部下强行把他抬下去。他这个人,既不讲名,也不要钱,就是要尽他的能力把仗打得最好,不要命地打,所以他能够带兵,74军所有人都很服他。打日本人,他从来没有打过败仗。

  记者:“八一三”时,张灵甫是团长。当时参战的“团长”中,可能有两个是最有名的,一个是四行仓库的谢晋元,一个就是张灵甫,他们还是黄埔4期的同学。

张灵甫和遗孀王玉龄的珍贵照片(组图)

  黄埔4期的张灵甫

  王玉龄:对,他们是同期的。不过好像他们没什么来往。张灵甫这方面和我性情相投,都不喜欢交际。他很少出去,我从来没看见过他和好朋友聚会。他几乎就没有朋友,只和自己的部下来往。

  记者:张灵甫跟你说起过自己的抗战经历吗?

  王玉龄:他从来不讲。在南京的时候,他也从来不讲他办公室、军营里的事情。过去的事情,高兴的、不高兴的,他都不讲。所以对他的过去,我一概不知道。

  记者:但是他受了很多伤,那些伤口你应该是亲眼所见吧,据说有13处?

  王玉龄:不是,是有一次,13块弹片一下炸到他身上。他身上的伤还要多。比如他的右腿,有人说他有点跛,叫他“瘸腿将军”,其实你看不出来。抗战的时候,日本人的机关枪扫过来,有两粒子弹留在他膝盖里,伤愈后他这条腿就完全直了,不能弯曲。坐着的时候,他只能一条腿弯一条腿直,想要站起来,就全靠左腿使劲一蹬,整个人就起来了。我试过,怎么蹬都蹬不起来。但是走路的时候几乎看不出来他腿不好。

  记者:今年是全面抗战爆发70周年。你安排了什么纪念活动吗?

  王玉龄:有啊,“七七”的时候,黄埔同学会组织了活动。我现在还是香港黄埔同学会的副会长,“七七”的纪念活动上,我还发表了演讲。

  1903年,张灵甫出生在陕西一户农家,1923年,他考入北大历史系。后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修补科。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张灵甫参加了著名的“八一三”凇沪保卫战,面对武器装备远远优于国军的日寇,杀红眼的张灵甫甩掉上身军服,抱着机关枪跳出战壕,带领100多名敢死队员连续打退敌人七次冲锋,打死打伤日寇800多人。而远在湖南长沙,为了躲避战火,9岁的王玉龄随家人离开故土,四处迁移。

  王玉龄:只是到一个地方,我们就包一层旅馆,因为我们还带了厨子,带了家庭教师浩浩荡荡的一大家子,佣人都带上了,所以对我们小孩来讲,那是很高兴的事情,就在,好像在旅行。

  当时,年幼的王玉龄还无法体会到战争的残酷,随着日军步步紧逼,王家从湖南迁到贵阳,王玉龄也在颠沛流离中渐渐长大。

  王玉龄:日本人轰炸过的地方,有时候手啊,腿啊掉在电线干上面,那是很凄凉的。就觉得对日本人的仇恨是很深很深的,我就觉得我是中国人,我应该为中国出一点力。我妈说,你能做什么,什么都不会,她说你不是跟人家去添麻烦嘛。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王玉龄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经过战火洗刷的家园早已没了当初的模样,而当初的小姑娘也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少女。一天,王玉龄在理发店里遇到了一个奇怪的陌生男子。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问活动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活动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作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组织工作半年培训会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