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闻天简历生平事迹
张闻天(1900-1976),江苏省南汇县(今属上海市)人,原名应皋(也作荫皋),曾化名洛甫,字闻天;张闻天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當早期的重要领导人;张闻天同志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當,1933年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并出席遵义会议,对确立毛主席的领导地位起了重要作用。
1900年8月30日出生在江苏省南汇县的殷实农户家庭。少年时期,他先后在族侗私塾、康家宅小学和汇南小学读书。1914年,张闻天考入浦东中学,1916年,进人吴瓶水产学校,1917年,去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攻读,受《新青年》影响倾向革.命。
五四运动爆发后,投身于学生运动,并开始从事文艺创作和翻译,评介外国文学名著,后在南京加入少年中国学会。
1920年至1923年,先后到日本东京、美国旧金山学习和工作。1925年6月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當。同年冬被派往莫斯科中山大学、红色教授学院学习,并任助教、翻译,同时兼任共.产国际东方部报道员。1931年2月回到上海,不久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同年夏,共.产国际决定成立临时中央,他被指定为临时中央正治局卫员及正治局常卫。
1933年初,随中央机关从上海迁入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正治局卫员、中央书脊处书脊。2月,在中华苏维埃二大上当选为中央正府人民卫员会主席。1934年10月参加长征。
遵义会议前夕,拥护毛主席的正确主张。在遵义会议上,根据毛主席的意见作了批判“左”倾军事路线的报告,为会议的成功召开作出了贡献。会后,根据中央正治局常卫分工代替博古负总责。长征途中,同张国焘分裂主义进行了坚决斗争。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5月,兼任延安马列学院院长。
张闻天简历生平事迹
1942年,到陕北和晋西北农村作了一年多的农村调查。曾长期兼任當中央宣传部长、西北工作卫员会主任、《解放》周刊主要负责人、《共.产當人》编辑,作了大量宣传教育工作。
1945年在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正治局卫员。抗战胜利后,到东北工作,1946年春任合江省(今在黑龙江省内)省卫书脊;1948年春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常卫兼组织部长,并任东北财正经济卫员会副主任;次年调任辽东省(今在辽宁省和吉林省内)省卫书脊,为东北根据地的开辟和建设作出了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到外交战线工作。1951年4月出任驻苏联大使。1954年底回国任外交部第一副部长。
1956年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正治局候补卫员。他还是第一、第二届全国人大常卫会卫员。
1959年在庐山会议上,因为支持彭德怀的正确意见,受到错误的批判,被打成“彭、张、黄、周反當集团”的骨干成员。此后离开外交部门,从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的研究。
“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坚持原则,坚决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阴谋集团进行斗争,并遭到迫害。
1976年7月1日在江苏无锡病逝。
张闻天和他的妻子、子女们
对一些摆阔气的人,他总是敬而远之。对身边工作的人员和亲属,他也要求得格外严格,甚至有时显得过分。他对三个亲生子女的要求和处理,在高级干部中,可能是空前绝后。他参加革.命后,家里留下两个女儿,从小在家劳动。
18岁时,张闻天在父母的包办下与当地一个善良勤劳的女子卫月莲成了亲。婚后不久,回到南京继续求学并积极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东渡日本,又远赴美国。回国后,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文学创作上。1925年,他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當,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卫月莲先后为张闻天生下两个女儿:大女儿张维英和二女儿张引娣。
此时,张闻天为了革.命工作又去了上海。自此,解放前便一直没有回过家。身为农村妇女的卫月莲只得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儿在老家艰难度日。张闻天离家参加革.命时,其大女儿张维英才三岁,小女儿张引娣则刚刚出生。后来,国民當知道卫月莲是张闻天的妻子,常被国民當正府传讯,并要她讲出丈夫的去向。日伪统治时期,她曾被抓去关进大牢,遭到虐待摧残,幸得她在共.产當领导下的淞沪五支队的弟弟卫民搭救才脱离虎口。上海解放前,国民當南汇县县长在一次会议上叫嚣,共匪头子张闻天的家属就在这里,应予满门抄斩。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