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万象

张闻天简历生平事迹 张闻天的子女近况

时间:2018-10-12 11:50:03  

  母女三人闻讯后,吓得都不敢在家里住,只得东躲西藏的过日子,有好几个月干脆露宿在野外。当时,担惊受怕的卫月莲因感染风寒险些丧命

  在革.命的征程中,张闻天结识了同样留学莫斯科,在瑞金担任少共中央局巡视员的刘英。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张闻天和刘英结了婚。

  张闻天的第二次婚事是毛主席一手促成的。刘英是湖南人,与毛主席很熟悉,长征途中毛主席介绍她俩认识。红军到了陕北,两人要结婚。毛到他们的窑洞大声说:“你们结婚不请客,我这个介绍人可不承认呀。”

  刘英(1905—2002),女,原名郑杰,张闻天同志夫人,湖南长沙人。刘英是中国共.产當第七、八、十四、十五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特邀代表,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卫员会卫员;她还曾担任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正协常卫。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她不顾91岁高龄,担任了《长征——世纪丰碑》组卫会副主任卫员,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先后接受多家新闻媒介的30余次采访。她饱含深情,寄语后人,为弘扬长征精神,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她热情关心支持妇女保健、儿童教育等福利事业,并主动带头捐款4万多元。

  刘英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2年8月26日23时4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他的独生子虹生,1962年被他送到新疆建设兵团劳动锻炼,一去就是十五六年,直到去世时也没回来。

  张闻天共有一儿三女,大女儿张维英已年近90,生活在上海,是位没有退休金的寻常百姓。二女儿张引娣,1953年曾在外交部当打字员。1955年,中央号召各直属机关精简机构,张闻天让女儿带头离开外交部机关,回到上海,在自行钞敡做普通职员。

  张闻天和刘英的独生子张虹生,在父亲的鼓励下,去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种过田、赶过大车、放过牛。父亲去世时,儿子都没有见到父亲最后一面。张闻天平反后,张虹生被安排在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一直干到1997年退休。

  张闻天和刘英1961年还领养了一个孤儿,现在北京生活。

  张闻天夫妇与张虹生

  张闻天晚年与两个女儿合影

  张闻天之子张虹生

  从张虹生记事起,张闻天无论是担任省卫书脊还是驻苏大使、外交部副部长,从未利用手中的拳力为他的儿子谋过一次私利。1957年當中央第一次发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张闻天鼓励儿子带头到河北茶淀农场劳动,一去就是两年,直到1959年农场撤销改为农技校,张虹生才获准报考大学。报考前,张虹生请求当时担任外交部第一副部长的父亲给外交学院打一下招呼,以便录取时有所照顾。张闻天不但不肯,反而对儿子说:“你有本事就去考,没本事别去上。”后来张虹生考上了北京师范学院。

  1962年,张虹生在父亲的支持下,去新疆建设兵团劳动。在那里,他患上了肝炎,久久不能治愈。为此,张虹生向父亲请求回北京治病。谁知张闻天在回信中说:“你不要老是以干部子弟自居,有一点病就想往大城市跑。新疆有几十万人民群众在那里工作和生活,他们生了病不都是就地治疗吗?为什么你就不能就地治疗呀?”张闻天随信寄来100元钱,要儿子在新疆安心养病。张虹生在父亲的严格要求和鼓励帮助下,在新疆整整工作了15年,并在那里安了家。他还多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

  张虹生深情地说:“在新疆的15年中,我们父子俩见面的机会不多,联系全靠书信。父爱和家教相融,字里行间蕴含了慈父对远方儿子的思念和殷切期望。每当想起这些教诲,我就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任何困苦都不在话下。”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问活动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活动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作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组织工作半年培训会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