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宝归来 将计划进行巡展和捐赠
随着集装箱门缓缓拉开,“泰兴号”沉船事件中散失海外的12万件古瓷器整整齐齐地显露在阳光下。“从洽谈收购到启运回国共历时两年多,为了这一天,我们已经努力了1000多个日日夜夜。新港海关的贴心服务和快速反应,真正让我们感受到了回家的温暖。”北京泮庐文化投资有限公司负责这批古物进口的执行董事郑玮轻轻舒了口气说。
这12万件国宝瓷器,尽管只是“泰兴号”沉船打捞上来的20万件珍宝中的一部分,却有着非凡的意义,其价值还反映在中国航海史、海外贸易史、造船史等方方面面。这批古瓷器的回家让人重新认识发生在196年前的“泰兴号”沉船事件,它直接证明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海洋强国、造船强国,而南海航线是中国人最早开辟的海上贸易自由航道。郑长来表示,历史上由来已久的海上丝绸之路与如今的“一带一路”倡议一脉相承,作为中外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通道,自古就是沿线各国人民共同的美好心愿。“泰兴号”沉船事故是当时最大的海难之一,研究“泰兴号”事件对研究当时的中国乃至世界正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状况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这批古瓷器从英国启航,经过近1个月的海上运输到达全通秀丽码头。一次12万件的规模,也是近年来少有的单次大规模古物进口。为了确保这批瓷器安全、快速完成通关,黄埔海关下属的新港海关提前做足了功课,一方面积极接洽地方文物管理部门了解国家最新的管理要求和古物、文物的保护办法,明确监管注意事项;同时主动联系进口人了解通关需求,介绍海关通关便利措施,指定专人逐个环节指导进口人快速办结通关手续。新港海关还选派了经验最丰富的业务专家来实施这次查验工作,并提前组织查验关员学习掌握文物的保护办法。据悉,该批古瓷器目前已完成口岸通关回国,并将按照预期计划进行巡展和捐赠。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