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万象

红黄蓝虐童案一审 红黄蓝事件为什么被压

时间:2018-12-28 11:50:11  

  12月26日上午,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依法对被告人刘亚男虐待被看护人案公开宣判,以虐待被看护人罪一审判处刘亚男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同时禁止其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或者假释之日起五年内从事未成年人看护教育工作。

  ▲涉事的红黄蓝幼儿园

  此前消息:

  2017年11月22日,北京市朝阳区红黄蓝新天地幼儿园幼儿家长报警称,怀疑其孩子在幼儿园内受到教师侵害。

  11月25日,涉事幼儿园教师刘亚男因涉嫌虐待被看护人罪被依法刑事拘留。

  12月29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经依法审查,对刘亚男以涉嫌虐待被看护人罪批准逮捕。

  “红黄蓝幼儿园事件”的曝光,可谓天理难容、人神共愤,目前正处于全民声讨之中。笔者之所以不以“幼儿园虐童案”之词称,而是以“红黄蓝幼儿园事件”命题,除了痛心疾首难以启齿之外,主要还是绝不能再以个体案件来解析,而应从多层次去分析成因,即“为什么”背后的“为什么”。否则为了跟踪轰动新闻而人云亦云,为了追求单一真相而陷入其中,那么得到的永远都是假象,如此一来,也就不能找到缘何迷失的根本原因所在,也就无法开出解决问题的最佳良方。

  自事件曝光之后,笔者就一直蛰伏着,看看此次舆论界究竟应该如何反应。奈何事情的发展过程正如往常的大多舆情事件那般,仍然令人寝食难安,不知道是知识层次不够,还是舆论界早已迷失方向,几乎没有任何一种解读能令笔者完全折服。有人言之凿凿的怪罪法律的不健全,有人愤世嫉俗的怒骂监管的缺失,有人自以为是的探讨起人性,尽管都有那么一点道理,可是,自始至终却没有任何人从“为什么”的角度去挖掘深层原因。

  究竟怎么了?那么多道德沦丧、价值混乱、信仰迷失的现象,好人难有好报、写诗的不如卖画的、理想主义被现实主义淘汰,于是乎丧尽天良、荒诞离奇的现象便出现了一起又一起;所呈现出的,要么麻木不仁要么浮躁不止,要么沉默不语要么否定一切。可事实上,这一切的一切,仅仅源于律法的不健全、监管的缺失、人性的善恶?恐怕不尽其然,笔者认为,最核心的还是长期弥漫着“拜金主义”的欲望才是一切之根源,其中“红黄蓝幼儿园事件”就是拜金主义累积而爆发的恶果之一。

  有分析认为,这是监管的缺失,但笔者认为此事件与其他事件(比如有些“蜗居火灾”)有不同之处,监管仅仅只是其中因素之一,毕竟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但那些幼教令人发指的行为,究竟是什么使得他们人性扭曲,这恐怕只能从“红黄蓝幼儿园”自身去寻找。堂堂皇皇在美国上市的红黄蓝教育机构,所用的幼教有很多是不具备相应资质的“廉价劳动力”,这种落差恰恰就为人性的扭曲提供了一个滋生环境。

  在付出与收获不对等的条件下,在资本无底线嗜血的罪恶里,在拜金主义盛行的环境之中,人性大规模的扭曲,要想不必然发生都难,比如“碰瓷频发”的无底线,“悦悦事件”的残酷冷漠,“别车事件”的“暴力豪拼”,以至于整个社会沦落到“扶还是不扶”的困惑之中,“沉默”与“戾气”两种极端并存。红黄蓝教育机构中的幼教大多为90后,尽管那些施暴的人应当受到严厉的法律惩罚与社会的千夫所指,但是否也应该从另一个角度去深思,其人性扭曲的心理变化过程,岂是一两句就能概括得清楚的?

  对此,有分析归咎于律法的不完善,并从人性善恶的角度去探析,认为要杜绝“红黄蓝幼儿园事件”的再次发生,唯有立法修法(就只差要把“做人的本性”,全部都框架在律法的枷锁之中)。但笔者可不这样认为,秦朝强不强大,律法细不细,可为崩溃还是发生了呢?尽管两件事的对象与慨念不同,但本质上却无不相同,都是“治标不治本”。不找到根源病因,即便套上一层层紧箍咒,也只能是无济于事,这样的人性扭曲事件,不在今天频繁产生,同样也会在明天井喷。不然又该如何去解释,为什么“红黄蓝幼儿园”同样的错误再犯。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问活动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活动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作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组织工作半年培训会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