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是无休止的征战,农业和游牧这两大人类文明在这里交融冲撞。战争、滥垦、铁犁和铁蹄无情地践踏着鄂尔多斯草原,沃野变荒成沙,渐渐有了沙漠。
毛乌素沙漠最初如何形成已不可考,有研究认为形成于唐初,唐朝诗人许棠曾在此留下“茫茫沙漠广,渐远赫连城”的名句。
▲毛乌素沙漠大部在鄂尔多斯草原,并沙蚀陕西、宁夏一些邻近地区
700多年前,鄂尔多斯虽有沙漠,但其美丽仍吸引了世界君王成吉思汗的目光,吟咏感叹中,他竟将手中伴随征战几十年的马鞭失落,并决定自己身后就葬在马鞭失落的地方——毛乌素沙漠中的甘德尔山。
▲成吉思汗陵
眨眼间700余年过去了,成吉思汗钟爱的鄂尔多斯草原,一点一点地被沙漠无情地吞噬,成为一块千疮百孔的破抹布。
近三百年,万紫千红几与鄂尔多斯沙漠无关。春夏秋冬,满目枯黄。正应了西方哲人说过的一句话:人类大踏步地走过,身后留下了无尽的荒漠。
缺水、干旱,近代以来国家积贫积弱、战乱频仍,得不到有效治理的沙漠不断侵蚀陕西、宁夏一些邻近地区。名城古镇陕北榆林,曾被毛乌素沙漠逼得“三迁”。
▲毛乌素沙漠
面对沙漠的肆虐,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开始了征服沙漠的创举!
1959年以来,人们大力兴建防风林带,引水拉沙,引洪淤地,开展了改造沙漠的巨大工程。到了21世纪初,已经有600多万亩沙地被治理,止沙生绿。80%的毛乌素沙漠得到治理,水土也不再流失,黄河的年输沙量足足减少了四亿吨。
▲治理后的毛乌素沙漠
新华社记者曾驱车在毛乌素沙漠里行走600多公里,实地感受毛乌素沙漠治理取得的成绩↓
▲榆林市榆阳区榆溪河公园(8月2日无人机拍摄)。
▲绿树成荫的榆林市老城区莲花池中心广场(8月2日无人机拍摄)。
▲汽车行驶在榆(林)靖(边)高速公路上(8月1日无人机拍摄)。穿越毛乌素沙漠的榆靖高速,是中国建成的第一条沙漠高速公路。
 2/7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