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万象

家族祠堂女人可以进吗 为什么南方人注重宗族祠堂

时间:2020-05-19 14:19:35  

  南方地区在历史上遭受战争波及的程度比较小,因此,相当一部分祠堂被保留了下来。

  在南方地区,福建、广东、江西南部等地的祠堂比较常见。由于属于沿海地区,当地的经济比较发达,族人们有能力集资修建、维护祠堂。对于北方地区来说,自己自己想修建祠堂,由于族人数量有限,财力上根本达不到。而且各地都是小宗族,对自己宗族的来龙去脉,可能连村里的老人们也说不清楚。由于战争、文化、经济和历史等各方面的原因,形成了祠堂数量南方多、北方少的情况。当然,这并不代表北方人不注重乡情。在很多时候,北方人的乡土情节,表现的非常淋漓尽致。例如听到家乡的方言,立刻一种亲切感涌上心头。

  祠堂,总给人一种肃穆幽深的印象,但是,祠堂也有很多的忌讳,制定了一定的章法,甚至规定了有些人是不能进入祠堂的。

  究竟是哪些人不能进出祠堂呢?

  第一是小孩子和年轻人如果死在了外面,是不能入祠堂的,因为小孩子和年轻人的煞气很重,死的时候是很不甘心的,所以,会有很大不详的东西跟着。

  祠堂是处理家族内的人婚丧,寿喜的地方,如果这些人是在自己的家乡正常死亡,办理丧事的时候,同一个宗族的人,都会帮着在祠堂里给这个人办理丧事,这也是我们中国民族的古老传统。今天的我们,谁家有了红事白事,第一个通知的也是自己家族的亲戚,因为这是我们根深蒂固的一个古老观念,自己宗族的人,就跟自己的家人一样,即使平时很少来往,有了大事也得让家族人知道,其他的同事,同学,不通知也不是很紧要的。

  一个宗族的人,即使多么繁忙,也会来到办事的人家里进行帮忙,如果两个兄弟关系不和,准备不来往了,首先表现在表面上的就是,有了红白喜丧事情,决不通知这个亲戚,这就算是断了所有的联系。

  小孩子和年轻人的阴气比较重,所以,祠堂是不愿意接受的,也就有了小孩子和年轻人死在外面,不入祠堂的说法,而且小孩子和年轻人如果死在了外面,一定要赶紧运回来,当天晚上埋了,而不是像老人死亡一样,需要在祠堂停放几天,召开盛大的丧事礼节才下葬。年轻人和小孩子,都是当天入土为安,如果当天没有运到老家,会认为是很不吉祥的一件事,埋的时候,还不能挨着祖坟埋,这样也是为了小孩和年轻人的阴气不妨碍自己家族利益的缘故。

  还有就是古代的女人,是不能入祠堂的,祠堂是男拳社会施展自己拳威的场所,只有男人才能进入祠堂,进行各种家族的活动。女人出入祠堂,除非是是犯了宗族的禁忌,进祠堂接受家族人的惩罚,比如一些有了丈夫的女人,和其他男人发生了不好的关系,被人抓住,就得进祠堂接受家族长辈的惩罚,严重的绑在笼子里,和男人一起沉在水里淹死,也就是俗话说的“浸猪笼”。

  另外,就是入赘的男人是不能进自己祖先的祠堂的,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就连女方的祠堂特也是不能进去的,除非是这个男人改姓,才可以进女方的祠堂。试想一个男人姓自己的姓二十多年,入赘让儿子姓女方的姓还罢了还把自己的姓改了,相信很多人感觉很难接受,于是也就不能入祠堂。因为祠堂代表的是一个家族,一个家族只能有一个姓氏,这个男人倒插门进了女人家里,如果依然姓自己之前的姓,异性之人是不能进祠堂的,他们生的儿子,姓母亲的姓氏,是可以进祠堂的,相当于是家族的一员了。

  在我国封建社会的祠堂文化里,祠堂代表着家族的兴衰,大的家族还会找专门的人看护祠堂,如果有女人不小心在祠堂门口望了一眼,也会接受处罚的,严重的还会处死。

  虽然祠堂文化对于女性是如此的苛刻严谨,也总有例外发生,在安徽省的省歙县棠樾村西,有一座专让女人进入的女祠堂,它建成于清朝的1805年,是棠樾村的盐商鲍启运所建立,这个女祠堂的名称为“清懿堂”,当时这位大盐商为女性发了慈悲,为了表彰在徽商做出贡献的女性所建立,据说明清两代棠樾村出了很多贞洁烈女,她们遵守福德,出现了很多恪守礼教的名女子,“催乳哺弟”、“送夫经商”、“养老恤孤”这些美好的事迹,是这些女子们作出的榜样,被雕刻成蜡像,成为棠樾村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她们的牌位,历代在清懿堂安放着,叙说着她们贞良清白的品格。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问活动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活动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作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组织工作半年培训会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