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历史故事

东陵大盗孙殿英的下场 孙殿英后代现状怎样了

时间:2017-03-02 16:29:28  

  孙天义,孙殿英之子,1931年6月生于北京市。1952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1986—1998任西安外国语学院院长。现任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黄帝陵基金会会长、正协陕西省卫员会副主席、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

  1931年孙天义出生于北京,是孙殿英盗墓后所生。虽然孙天义一直生活在“大盗”父亲的阴影下,但他自强不息,成为一代学人,在文物保护方面也是专家。

  1948年,孙天义考入辅仁大学,攻克西方语言文学。就在他跨入大学门坎的这一年,与闫妙娟女士结婚。“文革”中,孙天义夫妇自然难逃厄运,但孙天义并没有怨天尤人,他学会了砌窑烧砖技术,还把自己拥有的全部时间用于外语学习。“文革”一结束,孙天义便有《罗斯福传》、《张伯伦传》、《戴高乐传》等8部译作交商务印书馆付梓。而闫妙娟女士,却经受不起折磨与苦难,文革后便一病不起,在医院一躺就是7年。

  1982年—1983年,孙天义远渡重洋到美国教书,其中一位美国医学界朋友主动提出接闫赴美医治。不料,当手续妥当,闫妙娟却撒手归天。孙天义毅然将夫人的护照、骨灰盒儿背上飞机,到异国他乡教了半年书,算是还了夫人出国疗疾的遗愿。

  孙天义的同父异母姐妹中,大姐早夭,二姐在新疆去世,三姐和妹妹均在大连。

  孙天义与闫妙娟生养了3个子女,大儿子在陕西咸阳西北橡胶研究所当钳工,女儿在咸阳铁一局中学当英文教员,三儿子1990年赴美国留学。

  孙天义是国际知名的学者,拿国务院特别津贴。他特别热衷于文物保护事业。退休后留在陕西为黄帝墓守灵,任陕西省副正协主席,黄帝陵基金会会长。

  2001年8月黄帝陵一期整修工程竣工。他说:“每次看到来自海内外的中华儿女在黄帝陵墓前燃一炷香、添一抔土,大家同气连枝、同根同族,我就觉得非常欣慰,就觉得自己正在从事的是一项功德无量的事业。”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问活动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活动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作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组织工作半年培训会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