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门山,一直有个传说:明末,闯王李自成带领农民义军大败明军,攻陷京城后,占领了皇宫,掠夺得大量的宫廷珠宝,后来李自成败退出京时,将国库金银财宝席卷一空,派手下大将李过将宝藏藏起来,意图日后东山再起。李过削发为僧,法号野拂,带着一百多名徒弟,从镖局里领回其代保管的一只只沉重的木箱,装运上船,而后,挂下风帆,趁暮色降临出发了。沿澧水而上,两岸陡壁险峻,风光优美,野拂自然无心观赏。船队一路沿途在岩泊渡、沙刀湾、宜冲桥等处停靠,船越往上行,滩头越激,越是难进。几天过后,船队止于古镇溪口境内,野拂命船公将船停在五狮寨下的平坦村岸边。他眼望两岸,一边是悬崖陡壁的高山,一边是物产丰富的开阔山地。
下船后,野拂站在平坦的岸边,仰望五狮寨,五个山头像五只伏在河边的狮子,气势雄伟,显的生龙活虎。山上有一座庵,叫五狮寨庵,整日香烟缭绕,他觉得此处是一块难找的风水宝地,可安息养年,可自耕自足,还可以操练兵马,便决定暂住此地,等待闯王举事的号令。
他上山到五狮寨庵求见住持,庵里住着二十多个年迈的尼姑,住持见野拂远道而来,真诚地邀请野拂来庵施法。船队在平坦岸边停靠下来后,野拂与众徒弟上庵进行小小的休整。
不久以后,野拂觉得庵太小,不是长久之计,便向庵主静安师太吐露出自己的心愿。静安师非常理解,便写了一封推举信给天门山寺的方丈,叫野拂带上,投奔她的师兄。野拂自是万分感激,他把静安师太的信揣在怀里,带着徒弟登船直奔天门山寺。过了几天,野拂的船队驶到永定境内,停到岸边,带上五狮寨庵静安师太的举荐信来到天门寺。法圆方丈见到师妹的亲笔信,又看到野拂生得浓眉大眼,气度不凡,就决定收留他。
因拂和尚带来的徒弟众多,天门山寺又专门为他新修了宅院。野拂在天门山寺当和尚多年,祖师殿匾额上的“天门仙山”四字,相传为他所书,今有碑文记载:野拂在天门山寺里每日“枕戈待旦,拔剑登坛。有朝一日,恢复中原,扫平寰宇。找到李自成宝藏之谜”
李自成宝藏之谜的记录
随着天门山寺香火日益鼎盛,名声日渐散开,本来隐瞒了李自成宝藏之谜渐渐难掩其踪。有一天,野拂正在寺庙中盘腿清休,静心练功,听到门口有一帮家伙正在吵吵闹闹,且点名说要见自己,正欲闯进寺门。早练就了听风辨色之技的野拂依旧闭目养神,不用看也知道是一帮彪形大汉,虎虎生风的走来。大汉各个体形高大,身板结实,光闻其在地上行走那份轻劲儿便知都是几个不赖的练家子。
几个弟子在外阻挡,眼看就要拦不住了,野拂一个翻身便翩然而出。野拂笑吟吟的望着这些汉子,默然不语,一时倒把他们都给镇住了。为首的那个汉子看来是领头大哥,壮了壮胆,举起一把青虎弯月大刀,开口问到:“你就是野拂?”野拂微微点了点头。只见那汉子一时来了底气,朝野拂吼道:“好,老子和哥几个千里迢迢来会你一面,你先弄些好酒好肉来,让哥几个解个馋虫再说。”野拂哈哈一笑,“这个好说,我给你们弄桌饭来就是。”
说罢,寻找李自成宝藏之谜的野拂让弟子从里屋抬了一箩筐谷子,摆在了自己面前,只见寻找李自成宝藏之谜的野拂双手灌足真气,五指并拢,噌噌噌的往谷子中来回插了数十下,空中一阵金黄色的花雨舞动,霎时谷壳铺了一地,而只余筐中一堆白花花的大米。接着野拂往筐边轻轻一拈,需要两个大弟子抬的大米,便被他轻而易举的拎到了厨房。
厨房灶门前摆着几个大茶树蔸子,茶树蔸比一般的木硬,弟子平时都用大斧子劈开,野拂一手两个茶树蔸子,拎到了大院,一个个竖直插在了面前。只见其双掌一挥,噼噼啪啪一阵响声,茶树蔸子就已经变成匀称的小木块散在了地上。野拂一卷双袖,木块便整整齐齐码在了一边。又一挥大袖,几个小点射出,那些莽汉一个个就扑通扑通跪了一地,原来是被茶树碎木片点了膝盖穴道,靴中所藏的匕首纷纷弹向空中,正好打中了从他们头顶飞过的几只大雁,扑楞扑楞掉了下来。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