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口述历史也被一些人蔑视为民俗、神话一类的资料,只配让热心有余、专业学识不足的业余学者和古董收藏家作参考。②直到20世纪80年代,英国著名史学理论家阿瑟.马威克仍然认为:“不以文字史料为依据的历史虽然也是历史,但不是严谨的和令人满意的历史。”③在中国,也有人认为口述史料比文字史料的失真性更强。
关于口述史料真实性的争议是历史真实性问题的一部分,这一问题的争论无疑有助于口述史学的健康发展。由于笔者参与了当代中国出版社即将出版的《张学良口述历史全集》(以下引文未注明者均出自该书)的后期整理工作,深感有诸多具体问题急待从理论层面予以回应或解答,现围绕影响口述历史真实性的因素作一探讨,祈望对口述历史研究有所裨益。
一、影响口述史料真实性的口述者因素
口述历史真实性的源头来自口述者的真话。影响口述者说不说真话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口述者的记忆、人格、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及口述者口述时的环境(正治、法律环境)、心境、情绪、对采访者的信任程度和对13述后果的预判等。
4/2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