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经历,让李光耀刻骨铭心。在李光耀后来的自述中,他说,那一脚不仅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也成为国家关键的转折点,因为那一刻,他和他的同胞开始思考,为什么要承受这样的命运。
泪与生存
脱离马来西亚一生遗憾
1959年新加坡摆脱殖民统治,李光耀出任新加坡第一任总理。此后,他一直致力于推动新加坡并入马来西亚联邦。1963年,两国合并,但蜜月期不到两年,双方就产生巨大分歧。1965年8月,正当新加坡面临与马来西亚联邦决裂的边缘时,李光耀在一次有关与马来西亚分道扬镳的电视采访中,穿着白色衬衣,不断用手帕擦拭眼泪。
“成年以来,我始终相信新加坡能并入马来西亚联邦,结合这两片领土,让两边的人民在地理上、经济上、血缘上相连接。”李光耀在采访中泣不成声,几度哽咽中断讲话,最后用一句“可以暂停拍摄吗?”结束了这段历史性的镜头。
8月9日,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独立,42岁的李光耀开始独立承担起治国重任。在独立当天的讲话中,同样穿一件白衬衫,李光耀说:“我来这里,不是为了随着别人的音乐起舞,我要对好几百万人的生活负责。新加坡……一定会活下来。”
直至晚年,李光耀还把脱离马来西亚作为自己一生的遗憾。
人与饭碗
为自己的饭碗负责
1980年,新加坡航空工会组织大罢工。李光耀在街头搭台,现身说法。“两个礼拜的损失,我们要用好几个月来弥补,我给你们两个选择,要么马上结束罢工,要么继续这样下去,但我绝对会用一切方法教训你们,让新加坡人民教训你们……”李光耀在新加坡独立之初就很明确地说,新加坡没有资源,唯一的资源就是人民。“正府会给每个人一个瓷饭碗,但如果你自己打碎了这个饭碗,就只能自己为自己负责。”
法与教育 2/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