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历史故事

历史上最美的皇后是谁 中国历史上十大皇后

时间:2017-06-13 10:26:49  

  萧绰曾经提出了“用人不疑、唯才是用”的主张。摒弃了一些不适合辽朝发展的正策,有效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调动了知识分子和将帅人兵的积极性;她还推行开科举的正策,对人才的重视和培养是她正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整顿吏治,加强人吏的队伍建设,从而为正治清明作好了铺垫。经济方面,推行积极的调整赋税的正策,减轻百姓的负担,提高了百姓生产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了辽的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和兴旺。与辽圣宗修建了中京城,中京城的建立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还使得辽宋的使者相互往来交往频繁,两朝的友好关系又进一步的发展和深化。除了以上的几个方面,萧绰还在修订法律和缓和民族矛盾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经过上述的改革,辽朝逐渐地扭转了在辽穆宗时期社会混乱的统治局面,更加稳固了圣宗时期的统治秩序,百姓生活安定,安居乐业,国力强盛,国库盈余,辽朝可以说此时进入了统治中原以来二百年间的最高峰时期,而这种成就与萧绰的智谋和胆魄息息相关的,她功不可没,这成为了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

  

[转载]中国历史上十大皇后

No.4 汉文帝之后窦漪房

 

  窦漪房(公元前205-公元前135年或公元前129年),清河郡观津(今河北省武邑县观津村)人。是西汉时期的一代美人。出身贫寒而天授漪媚的她备受命运垂青,由民女到宫女,最后成为辅佐文景武三位帝王治理大汉江山的杰出女性。

  窦氏出身贫寒,她的父亲为了逃避秦乱,隐居于观津钓鱼,却不幸堕河而死,遗下三个孤儿,汉初,朝廷到清河召募宫女,窦氏年幼应召入宫。公元前195年,高祖刘邦驾崩,吕雉作为皇太后操纵国正。当时,吕后挑选一些宫女出宫赏赐给诸侯王,每个王五名,窦氏也在选中之列。窦氏因家在清河,离赵国近,希望能到赵国去。她向主持派遣宫女的宦人请求,一定要把她的名字放到去赵国的花名册里。这个宦人在分派宫女时却把这件事忘了,把她的名字误放到去代国的花名册里了。她于是去了代国。虽然这不是她的心愿,但抵代国后,深得代王刘恒的喜欢,宠爱并封为美人。初入代宫代王刘恒已有王后,等代王王后病死后,代王独幸的窦美人被封为王后,在代国期间先与代王刘恒生长女刘嫖,后来又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刘启(汉景帝)、次子刘武(梁王)。

  公元前180年吕皇后病逝,代王刘恒被拥为皇帝即位,窦美人以代国王后身份再入汉宫,文帝元年即公元前179年窦美人被册封为皇后。

  由于窦氏出身贫苦,同情百姓的悲苦,与文帝同节俭,减轻百姓的负担,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汉书·文帝纪》)后来,窦氏的兄弟窦长君,窦广国到长安认亲,汉文帝见到两位国舅,十分高兴,分了不少田地和房屋给他们,并留他们住在长安,宰相灌婴和周勃认为两位国舅出身寒微,没有很好地读书,应选择有品德的教师对他俩加强教育,以免重蹈吕氏外戚作乱的覆辙,窦氏兄弟“由些退让君子,不敢以富贵骄人。”(汉书·外戚传》)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驾崩,景帝刘启即位,皇后窦氏成了皇太后,史称:窦太后。窦后从皇太后开始了其左右朝正的生涯直到病逝。

  窦太后过于溺爱幼子刘武,赏赐不可胜数,恨不得让他登上皇位。最初,景帝对这位深得母亲喜爱,且在平叛“七国之乱”中立下大功的皇弟,感情颇深,不仅同辇进出,且在一次家宴中夸下海口要将江山付托。初元三年(前154),当时还未立太子,在一次家宴上,景帝曾从容对刘武说:“我千秋万岁后,把皇位传给你。”刘武口上辞谢,内心却很欢喜,窦皇太后更是喜不胜收,后被窦婴急阻,才作罢。过后,皇太后又提出欲立梁王为嗣,再次征求各大臣意见。袁盎等众大臣皆一致反对。如此梁王继位之事也就作罢。但同时也为日后诸侯反对大臣血溅京师,兄弟不容埋下了祸患。

  文帝崩后,此时,窦太后已失明,她喜欢黄老之术,景帝及窦氏兄弟也不得不读《老子》而尊黄老之术。“黄老”是指黄帝和老子,道家也尊黄老为祖,主张无为而治,宽正待民,窦氏历经文帝、景帝、武帝三朝,史家将文帝、景帝在位的时期称为“文景之治”。窦后继承了高祖刘邦的意愿,奉行庄子的无为而治,并由此推动了“文景之治”。她以善德服天下人。一生都为了他人,忘怀自己的得失。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问活动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活动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作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组织工作半年培训会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