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历史故事

郑成功简介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

时间:2017-07-25 17:24:23  

  郑成功在台期间,加强了正治经济建设,置府县、务屯垦、废苛税、兴学校,改善军民关系,安抚台湾土著,颁布了各种法令和条例,为台湾经济社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1662年6月23日(农历5月初八),郑成功因病在台湾去世,葬于台南州仔尾。在清朝统一台湾后,康熙川八年(1699年),帝赐迁葬在南安郑氏祖墓。康熙帝并题写挽联赞曰:“四镇多贰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1368年,朱元璋称帝,以应天府(现南京)为京师,国号“大明”,不久北伐,攻占大都(现北京),蒙元统治者首领北逃,明朝就此建立。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自立为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公开反叛明朝正府。1636年,后金皇太极称帝且改“大金”国号为“大清”,宣布建立清朝。1644年,农民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明朝崇祯帝自杀,李自成手下刘宗敏掳走了刚入宫的宫女陈圆圆,此时明朝将领吴三桂驻守山海关,吴三桂出身辽东将门望族,此前就击败了前来山海关前招降的李自成农民军,当得知自己的爱妾陈圆圆被农民军侮辱,高呼“大丈夫不能自保其室何生为?”一怒之下,打开山海关引清兵入关,清兵击败农民军进占北京,清顺治帝迁都北京,祭告天地,宣告大清已正式完成夺拳。

  郑成功的母亲嫁给从福建泉州到日本平户发展的郑芝龙(郑成功的父亲),郑成功的童年在日本平户度过,7岁时回到福建。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慢慢成为福建、台湾和日本等地非常知名且强大的海商和海战悍将,横行于台湾海峡,但他救济贫苦,在沿海百姓中颇有口碑。1628年,郑芝龙被“南明”正府招安,由于其作战能力强悍,精通多地区、多国语言,还擅长剑术和弹奏乐器,所以平步青云,到1645年已负责“南明”所有军事事务。但在1644年后,郑芝龙势力里大多数人拥兵观望,消极抗清。1646年,郑芝龙带上心腹,北上降清,郑成功劝止父亲未果,遂至孔庙哭庙、焚儒服,他反对满族统治,于是率部队继续抗清。郑成功在东南沿海练兵(主要在厦门、金门、鼓浪屿等地),于1641年至1659年间北伐反攻清正府。在郑芝龙降清后,曾多次奉命招引郑成功降清,均遭到郑成功的坚决拒绝和严厉斥责。1646年清军攻陷安平(现福建安海镇),郑成功的母亲遭到清军的侮辱后自缢而死,郑成功得知后悲痛万分,立即率兵赶到安平,他料理了母亲的丧事后,将自己的儒冠、儒服烧掉,坚定了反清复明的决心,但清兵逐日强大,郑成功只能凭借自己的实力横渡台湾海峡进攻台湾,于1661年打败了占领台湾岛的荷兰人,于是,开启了“明郑”时期(即大陆已被清兵占领、台湾属于郑成功部队占领),当时的清正府认为明朝早已灭亡(因为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毅宗自缢),而当时占领台湾岛的郑功成认为明朝在延续,要反攻大陆(反清复明)。

  施琅,原为郑芝龙和郑成功的部将,郑芝龙降清后,施琅继续追随郑成功,但战事产生了一些矛盾,最终的一件事让矛盾白热化:1652年,郑成功手下曾德,一度得罪施琅,施琅借故杀了曾德,因而得罪了郑成功,严厉的郑成功立即诛杀施琅全家,施琅逃走,父亲与弟弟被杀,于是施琅降清。(另据说法:施琅手下曾德违背军法犯了死罪,因害怕受到惩处就投奔郑成功,郑成功将他提拔为亲随,施琅大为愤怒,派人把曾德捉回斩首,郑成功大怒,下令逮捕施琅及其父亲和弟弟,施琅用计逃脱,郑成功愤怒之下处死了施琅的父亲和弟弟,施琅誓报杀父诛弟之仇,于是降清)。施琅施琅后,清正府重用施琅,施琅逐步被升为福建水师提督职务,先后率师参与清军对郑氏军队的进攻和招抚。1683年,施琅进攻台湾,同年,郑成功之孙郑克塽被招抚,清正府才把台湾纳为大清版图,之后清正府在1895年又被迫把台湾卖给日本,直到1945年二战结束后台湾才回归中国。由于“施琅背郑降清”,民间和学者对施琅颇有争议。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问活动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活动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作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组织工作半年培训会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