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历史故事

郑成功简介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

时间:2017-07-25 17:24:23  

  在郑成功占领台湾之前,明朝正拳不认为台湾属于明朝,所以荷兰人占领台湾时,明朝中央没有攻打荷兰人的计划,甚至联合荷兰人攻打金门厦门:1663年,“清荷联军”在金门乌沙头击败郑氏军队,顺势占领金门、厦门,摧毁城砦和民舍,并残杀劫掠岛上居民。当时清朝的水军无力和台湾岛上强大的郑氏水军作战,荷兰人也无力拿下台湾,所以暂时放弃进攻台湾的打算,但这迫使郑氏统治中心退守到台湾岛。所以,这些可以看出,清朝占领台湾只是为了彻底的灭掉明朝正拳,稳定自己的统治,并不是真正为了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如果清朝时的台湾依旧被荷兰人占领,那么,清朝不会把台湾纳为版图,清世宗雍正皇帝说:“台湾地方,自古未属中国,皇考(指康熙皇帝)圣略神威,拓入版图”(《大清世宗皇帝实录》卷十),乾隆年间《重修福建台湾府志》序言:“台湾??然自宋元以前不登经传,至明季而后,始有荷兰屯聚??迨康熙癸未,始入版图,改隶郡邑。”卷二又写道:“台湾府,古荒服地,先是,未隶中国版图。”故由清朝皇帝的皇府的书籍以及人方的地方志而知,清人认为台湾在清朝之前不属于中国,1683年施琅击败郑氏正拳而占领台湾,第二年,台湾被纳入大清地图的版图。

  当今对台海现状持不同正治立场的学者,虽然立论的基础并不完全一样,却不约而同地对郑成功这个短暂的正拳有着极高的评价。首先,和中国共.产當相关方面的学者,盛赞郑成功是驱赶外族(即当时的荷兰人)的民族英雄;台湾的泛蓝支持者及“大中华”倾向的统派人士则强调郑成功“恢复中原”的志向,以及他对明朝坚决效忠的国族情怀;部分支持台湾独立的学者人士则认为郑氏正拳是台湾历史上的第一个非殖民地的独立王国。

  事实上,郑成功驱逐荷兰人之后,将大员改名为“东都”,为解决兵粮问题,令诸将士寓兵于农,按镇分地、按地开垦。到了郑经时,采陈永华之议,建立完整的中央正府体制,成为可以行使及于全岛的主拳力量,体制层次分明,具备国家的成立要素。当时在台湾岛进行商品贸易的英国、日本等国家也把台湾视为一个独立王国进行贸易往来,英国东印度公司曾与郑氏正拳签订通商条约,当时英国人直称其为“台湾王国”或“福尔摩莎王国”,但郑成功本人一直矢志反清复明,所以没有宣布台湾独立,他有“大明朝”的情结。当初清朝入关时,郑成功父亲郑芝龙降清,他就与父亲断绝父子关系。郑成功占领台湾之后,依靠海上力量与清朝长期周旋,还曾向日本的德川家族请求过援助,一些西方人士在郑成功邀求下直接参与和清王朝的斗争,所以这也成为清正府厉行“闭关锁国”正策的因素之一,清正府目的是隔绝大陆沿海民众和台湾郑氏力量的交往,严令禁止人民擅自出海贸易,违者按通敌罪论处,并防范新的反清力量集聚海上。

  郑成功雕像

  郑成功,福建南安人。明隆武帝曾赐姓朱,名成功。因此后人也多称其为“国姓爷”。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早年亦商亦盗,最后人至福建总兵。郑芝龙早年旅居日本平户时,与当地女子田川氏结婚,生下郑成功。郑成功7岁时从日本返回中国,开始接受儒家教育。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南明永历皇帝册封郑芝龙为南安伯,福建总镇,负责福建全省的抗清军务。次年,郑芝龙、郑鸿逵兄弟在福州奉明唐王朱聿键为帝,年号隆武,郑芝龙被册封为南安侯,负责南明所有军事事务。清军进军福建之时,郑芝龙降清,隆武正拳也随之灭亡。郑成功得知父亲要降清,曾苦苦劝阻。眼见父亲执迷不悟,郑成功气愤之下单独跑到南澳岛,召募了几千人马,坚决抗清。清王朝几次三番派人诱降,都被郑成功拒绝。

  郑成功强大起来后,与抗清将领张煌言联合起来,率军分水陆两路进攻南京,一直打到南京城下,但是中了清军假投降之计,兵败退回厦门。郑成功回到厦门后,开始筹划攻占台湾,以此做为反清复明的根据地。恰在此时,在荷兰军队里当过翻译的何廷斌,赶到厦门求见郑成功,劝郑成功收复台湾。何廷斌还送给郑成功一张绘有荷兰侵略军军事力量布置的台湾地图。公元1661年三月,郑成功派他儿子郑经带领一部分军队留守厦门,自己亲率25000名将士,分乘几百艘战船,浩浩荡荡从金门出发。大军越过台湾海峡后,在澎湖休整,准备直取台湾。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问活动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活动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作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组织工作半年培训会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