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卢照邻被任命为益州新都尉。在任上不幸染上了风疾。这是一种因风寒湿侵袭而引起的肢节疼痛或麻木的病症。后来病情不断加重,他只得辞人养病。在长安时,他“伏枕十旬,闭门三月”,在《释疾文》中他写道:“余羸卧不起,行已十年,宛转匡床,婆娑小室,未攀偃蹇桂,一臂连蜷;不学邯郸步,两足匍匐,寸步千里,咫尺山河。”可见他几近瘫痪。当时名医孙思邈也在长安,并且和他是邻居。被后人称为“药王”的孙思邈对他的病束手无策,说明他已经得了不治之症。
为了给卢照邻治病,家里财产几乎都用于医病买药,家庭经济每况愈下。去世前过着“布衣藜羹”的艰苦生活。虽然他以坚强毅力克服疾病的折磨,常以屈原放逐赋《离骚》,司马遭腐著《史记》的精神激励自己,先后写出《释疾文》、《五悲》等作品。但是,十多年的病痛折磨让他深深陷入绝望之中,最终选择了自杀。约在调露二年(680年)前后,卢照邻自沉颍水而死。
骆宾王:人生坎坷,兵败伏诛
你一定知道有首诗叫《咏鹅》,诗是这么写的:“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诗的作者就是骆宾王,写这首诗那年他才七岁。骆宾王天资聪明,人称“神童”。
骆宾王的爸爸曾在曾当过小人,但在骆宾王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他们一家陷入贫困,过着“糟糠不赡”、“箪食无资”的艰苦生活。成年后,骆宾王被道王李元庆辟为府属。后又任奉礼郎,出使西域。期间写了很多边塞诗。
仪凤三年(678),骆宾王补为长安主簿,后为朝人侍御史。当时正值武则天以“天后”掌正,制定告密法。由于骆宾王多次上疏讽谏,言语不慎,得罪了同僚。被御史弹劾,诬告他任长安主簿时贪赃。因此获罪下狱。幸运的是,679年唐高宗改元“调露”,大赦天下,骆宾王获释出狱。出狱后他被裴行俭招为幕府,出征突厥。此后一直郁郁不得志。
684年,骆宾王在扬州遇到被贬为柳州司马的徐敬业,两人“情投意合”、相谈甚欢,骆宾王便投到徐敬业的幕府,任艺文令。光宅元年(684)九月,徐敬业在扬州起兵。骆宾王写了《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文章虽然写得非常好,但是徐敬业的讨伐事业却非常不顺。高邮一仗,徐敬业全军覆没。按照《旧唐书》和《资治通鉴》的说法,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伏诛”。还有一些书上说骆宾王并没有死,而是出家为僧,但是过于传奇,不可信。
“初唐四杰”是唐朝文学史上四颗耀眼的星星。他们无一例外都是文学天才,但却命途多舛。上天给了他们一身才华,却早早地夺去他们的生命。他们就像流星一样,短暂划过,却在天空闪出耀眼的光芒。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