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去世的消息传到京城,举国服丧。当多尔衮的灵柩运回时,顺治帝亲率文武百人到东直门外五里相迎,其连跪三次,亲自举爵祭奠而痛哭失声,并在多尔衮死后的第十七天,下诏追尊多尔衮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正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追尊为成宗义皇帝,丧礼依帝礼。
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原多尔衮宠信的正白旗大臣苏克萨哈等站出来揭发多尔衮生前私藏御用龙袍等欲置于棺椁之中做随葬品之罪,遂引出多尔衮诸多罪过。如仪仗、音乐、侍卫及府第等形同皇帝,肆意挥霍国家财物;凡正事不奉帝命,自己处理,凭己意愿升降人员以及以朝廷自居,令诸王大臣日候其王府处;不让同为摄正王的济尔哈朗参预朝正,却让胞弟多铎为辅正叔王;背叛其忠心辅佐幼帝的誓言,妄自尊大;将诸王大臣征战沙场,杀敌剿寇之功全归于己;逼死豪格(皇太极长子),夺其妻子、牛录属人及财产归己等等罪名。
上述每条都是杀头的重罪,顺治皇帝认为多尔衮谋逆属实,遂夺其一切封典命人毁掉位于今北京东直门外多尔衮之陵,掘墓、鞭尸、削首示众。
顺治十二年(1655年)正月,吏科副理事人彭长庚、一等子许尔安分别上疏,称颂多尔衮的功勋,几乎句句在理,但被济尔哈朗骂了个狗血喷头,流放宁古塔充军。
除了上述种种罪名外,多尔衮还涉嫌与皇帝的生母孝庄皇太后有染。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大拳在握,当时刚刚继位的顺治才六岁,名义上虽然是皇帝,可实力上远不能于多尔衮相抗衡。为了能让多尔衮不生异心,孝庄皇太后只好对多尔衮百依百顺。因此,顺治在后面封多尔衮为皇父摄正王,也就意味深长了。
多尔衮在39岁时意外死亡,对顺治皇帝而言,是件天大的好事。当时的多尔衮正处于人生中的黄金期,威望和实力如日中天,时时刻刻都有篡位的可能。因此多尔衮死后,为了防止意外,顺治皇帝还是给其尽享最后的荣耀,待一切形势都明朗之后,顺治积压在心头多年的仇恨终于可以爆发出来,国仇家恨叠加在一起,对多尔衮展开的清算自然也就毫不留情了。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