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说,我们今天所说的“蒙古”这一名称是有那个时候在真正出现的。
与此同时,当年的“蒙兀室韦”还有一部分被称为“鞑靼”,而“鞑靼”是最早从“蒙兀室韦”居住地大兴安岭古迁到蒙古草原的,他们与当时操突厥语的其他草原民族杂居,但他们并不是“鞑靼”的全部。
真正意义上的“鞑靼”是指居住了今呼伦贝尔一带领的“塔塔尔”部,这个部落十分强大,很快便叫西迁而来的那部分“蒙兀室韦”臣服了,而这些臣服于“塔塔尔”部的“蒙兀室韦”也开始像“塔塔尔”人一样自称“鞑靼”了。今天,我们在史书上看到的“九姓鞑靼”和“十三姓鞑靼”大约指的就是这部分人。
另外,当年操蒙古语的一些人还混居在蒙古草原其他一些部落中,像居住在铁勒人中的“拔野古”部就是后来蒙古人中的“八儿忽”部。还有一些蒙古人后来被称为“豁里”部。这些人居住在贝加尔湖的周围,虽然操蒙古语,却把突厥文作书面语,在唐朝大约有一万来人,还有几千人的部队,被称作“骨利干”。因其拥有三个小部落,也叫作“三姓骨利干”。
公元840年,回鹘汗国败亡,大批回鹘出逃或者迁走,蒙古草原上的牧场便被腾了出来,使没有随回鹘而去的、操蒙古语的部落有机会成为蒙古高原上的主要居民,并且发展壮大自己。但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之前,这些操蒙古语的部落确实没什么值得夸耀的历史。
这么一说,最早的蒙古并不是有着相同族源的一个民族,而是由很多说不清来源但操蒙古语(有一些还操突厥语)的部落组成的。像我们今天知道的“克烈部”、“乃蛮部”(操突厥语)以及“篾儿乞部”和我们前面说到的“塔塔尔部”,这些部族之间经常发动战争,再加上后来的辽、金王朝不断用兵北方,让草原各族人民承受了巨大的苦难。
塔塔尔人看不起蒙古人,还和蒙古人有仇。
成吉思汗就成长在草原上这么一个你争我夺、你死我活的动荡年代,他先是投靠了“克烈部”,并在“克烈部”王罕的支持下,击败“篾儿乞部”被选为那里的可汗。
金人出兵“塔塔尔部”时,成吉思汗看到了复仇和削弱“塔塔尔部”的大好时机,与金军一起大败“塔塔尔部”,被封后实力大增。随后,又击败“克烈部”和“乃蛮部”成为草原的霸主。
草原上的很多部落也因此成为“蒙古”的属部,“蒙古”成了他们的总名,成了被统一的“蒙古民族”,开始一齐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而蒙古人是过去的匈奴人吗?这时候似乎可以回答了——不是,或者不完全是。这里面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需要说明,即是匈奴人和最早的东胡人是一种什么关系?
东胡是被匈奴给灭了的。灭东胡的冒顿单于不可能把东胡都给杀光吧?就像蒙古人当年统治了中国,汉人并没有因此而灭绝那样,冒顿单于对东胡的“收编”是一定的。但这种手段是不可能改变其民族族源的。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