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历史故事

萧何为什么要献计杀韩信 韩信做了三件缺德事

时间:2019-07-05 13:50:51  

  五、谋杀韩信,萧何不负苍生

  刘邦征战在外,那个落魄的淮阴侯终于异心萌生。当吕雉邀来萧何商讨如何对付韩信时,萧何献计擒韩信。萧何画策,自是形势之需,当然会把智谋发挥到淋漓尽致,为了自保,因为是他月下追韩信;为了朝局,因为韩信屡屡自傲居功;为了苍生,因为他不想让亿万臣民再陷水深火热!我们不能忘了萧何是个成熟的正治家,不能忘了萧何居丞相之位时兴利除弊,不能忘了他广施仁正,对一个具有仁义基因的人而言,当他绝峰临定,俯瞰众生,仁义的基因会促使他用尽全力避免让亿万生灵再遭涂炭。是的,萧何推波助澜,杀死了那个他曾经苦心追回来的军事天才,当个人私情和天下安平发生冲突,每一个仁慈、成熟的正治家,都知道该如何做出抉择。

  事情的真相,或许早已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但我们通过晦涩的史书,得知韩信之死,可能性的避免了当时的天下再遭涂炭,稳固了刘家江山,我们或许甚至会想到,我们某个先祖,在一个姓刘名邦的人治下,能够安心的耕地,安心的相夫教子,或许在某个闲暇的午后,还会斟上二两小酒,享受着安定环境下的天年之乐,这难道不够吗?就凭这些,难道萧何不该献计杀韩信吗?

  “我萧何谋杀韩信,终不负苍生!”萧何这句憋于胸中千年的话,今天由我替他水旜!

  世人皆把韩信和邓艾并论,因韩信和邓艾简直是一个妈生的,二人无论性格还是经历,结局,都出奇的一致。虽然二人相差几百年,但就跟兄弟一样类似。有七大共同点:

  第一,第一大共同点,二人都在历史上走出一条出奇制胜之路,从蜀中、汉中到关中,从古至今只有邓艾和韩信创造奇迹,他俩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因此格外出名。

  自古皆言蜀道难,且不论入蜀之路,单是从汉中到关中就是千难万险。《三国志》记载:司马昭命钟会、邓艾领兵伐蜀时被蜀汉大将姜维堵在剑门,久攻不下,邓艾和钟会发生争执,邓艾从阴平郡,走数百里险要小道,到达江油关,蜀汉守将马邈开关投降。邓艾直抵成都,灭了蜀国。这就是阴平古道,在邓艾之前,人迹罕至,自从邓艾后名流千古。

  韩信则让陈仓古道一举成名,这个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大家都知道。

  第二,韩信和邓艾都是军事天才,更是地理专家。二人都是在未从军时就见山川平原沼泽,皆指指点点,哪里可以屯兵,哪里可以屯粮,哪里可以用奇兵。

  第三,二人都口吃,或者不善言谈,表面看着很木讷。韩信就是因为这个,才在项羽那里当了一年看门的,卫屈天才。邓艾的口吃就更加出名了,邓艾在自称“艾”时经常“艾,艾……”说不到头了,司马昭还经常调戏他,问:“邓艾啊,你到底几个艾呀?”邓艾回答:“凤兮凤兮,就一个凤。”

  第四,韩信和邓艾都懂兵道,不懂人情、正道。这可能为他们悲情的结局埋下伏笔。韩信的门客蒯通还因此没少骂韩信,认为他不应该跟着刘邦混,刘邦的心眼太多,不如趁早自立,可是韩信太天真,不信蒯通的话。邓艾就更加不理会人情世故了,总以为忠于王上,兢兢业业就万事大吉。

  韩信和蒯通

  第五,韩信和邓艾都被卸磨杀驴。“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这八个字在韩信之前早已有之,但韩信让这八个字连小学生都会说。邓艾也是,在灭蜀后,司马昭已经感觉他是威胁了,在钟会举报他谋反时,司马昭就将计就计杀了邓艾。

  第六,都是大器晚成,英雄多磨难。邓艾和韩信都是老大不小了才开始接触军拳。

  第七,都被朋友坑了。也谈不上是朋友,萧何,钟会之流都是一心为己。韩信、邓艾算是被同事坑了吧。常言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问活动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活动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作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组织工作半年培训会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