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历史故事

隋朝为什么一定要打高句丽 高句丽为何那么难打

时间:2020-07-21 14:23:27  

  要说隋朝为什么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攻灭高句丽,咱们先看下下面这首诗:

  洪乔晋名士,耻为致书邮。扁舟石头路,百函卫湍流。惠固有费,俛从谅何尤。性也倘自异,却之尚为优。奈何负诺责,而令任沉浮。天报在尔子,晚解桓温仇。答谢岂不审,何至空函投。坐此竟弃绝,侘傺归山丘。乃知网恢恢,小恶靡不酬。寄语轻薄子,勿贻子孙忧。

  上面这首诗出自宋代周必大的一首诗,各位只用看最后一句“寄语轻薄子,勿贻子孙有忧”这就是当年隋炀帝一定要灭掉高句丽的原因。

  高句丽原为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扶余人建立的部落国家,趁五代十国南北朝时期中原内乱无暇顾及的时候逐渐坐大,不断向中原蚕食。

  最重要的是高句丽和以往的那些游牧民族不太一样,之前的主要是以掠夺财物为主抢完就走。但高句丽不一样,采用步步蚕食的战略在攻占的土地上修建城池、设置人吏来了就没打算走。高句丽所占的地盘越来越大、实力越来越强,已经威胁到了中原王朝的统治。

  公元598年高句丽的王元率四万大军进攻辽西,被隋文帝击败。这次的后果就是隋文帝暴怒,于是由此引起了隋文帝和隋炀帝两代多次攻打

  “往岁为高丽不供职贡,无人臣礼。此而可忍,孰不可容!”

  隋炀帝征高丽给国内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最终导致隋末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也是导致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但也沉重打击了高句丽使其无力继续扩张。

  唐朝取代隋朝后仍然将高句丽视为心腹大患,经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宗李治两朝最终攻灭高句丽,除去了中原王朝的一大威胁。自此后朝鲜半岛各朝各代皆为中原王朝属国。

  从公元598年隋文帝兵发30万大军讨伐高句丽开始,到668年唐高宗一举荡平东北消灭高句丽,隋唐两大帝国耗时整整70年,终于将强盛一时的高句丽彻底送入地狱。

  当然,在征伐高句丽的过程中,隋炀帝杨广曾三次用兵,最终导致天怒人怨最终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那么,为何隋唐两大帝国一定要倾全国之力干掉高句丽,甚至身死国灭也在所不惜呢?静夜史认为根本原因就是隋炀帝的那句“勿遗子孙忧”,具体来说分为两个部分:

  1、东北不平,中原不安

  古往今来,东北亚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中原地区是否和平安宁。

  前227年秦始皇消灭燕国后,将辽东纳入版图,随后修筑长城予以巩固,东北开始纳入中原王朝版图;

  前108年汉武帝消灭卫满朝鲜后,在朝鲜半岛北部设置了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临屯郡四个郡,统称为“汉四郡”,中原王朝对东北及朝鲜半岛的统治不断加强。

  但高句丽也是在此时开始出现的。前37年高句丽人朱蒙建国后,势力迅速壮大,吞并了周边的东沃沮和东濊部分地区,而后与东汉发生冲突。

  不过,强盛的东汉并未给高句丽壮大的机会,于是高句丽在东汉的反击下迁都丸都城,后在骚扰曹魏时被曹操一路追杀而后焚毁。

  不过,西晋灭亡后,中原地区天下大乱,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开始疯狂南下,出现了恐怖的五胡乱华;而此时的高句丽也开始趁机扩张,比如:

  311年,“秋八月袭取辽东西安平”;

  313年,“冬十月侵乐浪郡,虏获男女二千余口”;

  314年,“秋九月南侵带方郡”,控制了朝鲜半岛北部;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问活动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活动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作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组织工作半年培训会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