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历史故事

隋朝为什么一定要打高句丽 高句丽为何那么难打

时间:2020-07-21 14:23:27  

  在4世纪末5世纪初,高句丽南征百济、北讨契丹、扶余外,占领玄菟、乐浪两郡以及辽水以东大片土地,随后于427年迁都平壤。

  到5世纪末,高句丽又吞并了部分扶余、靺鞨和契丹部落,控制新罗、百济,并与北魏保持军事对峙。此时的高句丽疆域东临日本海,南控汉江流域,西北跨辽水,北到辉发河、松花江流域,势力达到极盛。

  随后中原地区在经历了长达300多年的战乱后,于589年最终统一,高句丽也开始盛极而衰。

  当然,高句丽是不甘心就此退出的,于是它在表面上向隋朝称臣的同时,背地里却联合同在东北的靺鞨于597年进攻隋朝辽西军事驻地,又勾结东突厥侵扰隋朝北方,开启了南下侵略隋朝的序幕,这直接引发了隋文帝在598年对高句丽的征讨。

  从后续契丹、金以及清朝从东北崛起的一系列历史事件来看,东北地区的势力,直接关系到中原地区的安宁与否,因为它可以同纬度联手蒙古高原势力对中原王朝形成自北向南的压制,更能同经度在朝鲜半岛和日本搅得鸡犬不宁,高句丽无疑就是最好的说明。

  所以,对于隋唐两大帝国而言,为了帝国东北、东部乃至北部的安宁,高句丽必须死,

  2、农耕文明,争夺正统

  高句丽之所以能存在700多年,而不是像其他北方正拳那样“胡虏无百年国运”,根本原因在于高句丽虽在北方,但却是名副其实的农耕文明。

  东北地区虽然纬度较高,但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条件也远比蒙古高原优越,所以具备农耕文明的发展条件。

  而农耕文明相比于游牧文明有以下几个不同特点:

  人口多,在古代的任何正拳,人口都是正拳兴盛繁荣的重要资源,而农耕文明下的高句丽无疑比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更加人丁兴旺。而有了人,就能开疆拓土,快速崛起;

  集拳程度高,相比于游牧民族的部落制组织形式,农耕文明下的高句丽中央集拳程度更高,这使得高句丽比游牧民族更难对付;

  相比于游牧民族抢完就走的形态,安土重迁的农耕文明一般都是“占住了就不走”,除非战争让他们放弃。

  在这样的情况下,高句丽首先就比游牧民族更难对付,这也是高句丽在中原王朝打击下不断复兴并壮大的重要基础。

  而除了人口更多,集拳程度更强,高句丽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372年从中原引入佛教并奉为国教,并依照中原制度建立国家教育机构“太学”,这让高句丽越来越“文明”。

  而从契丹、金等少数民族汉化后的状态来看,一旦具备了和中原王朝相似的制度,它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和中原王朝争夺正统的野心,这是比侵扰边界还可怕的存在。

  所以,隋唐两朝就是拼了老命,也要把高句丽彻底拿下。

  在隋文帝挑拨突厥将其分化为东西两部后,就开始了对高句丽的征讨;

  隋炀帝修筑大运河且三次征讨,但终归还是功亏一篑;

  唐太宗对高句丽产生了一定打击但终归只是皮毛;

  等到唐高宗时期,正式开启了对高句丽的灭国之战。663年白江口海战彻底消灭倭寇水师后,唐军于668年攻占平壤,高句丽彻底被灭国!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问活动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活动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作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组织工作半年培训会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