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历史故事

郭松龄为什么要反 郭松龄叛乱造成的奉军损失有多大

时间:2020-11-30 17:45:53  

   1925年12月25日,奉系军阀卫队团长高金山,在解押郭松龄回军团部途中,接到张作霖的命令:将郭松龄夫妇就地枪决!上午10时左右,高金山将郭松龄夫妇押到离老达房5里许的地方枪杀。

  张作霖还命令将郭氏夫妇的尸体运回奉天,在小河沿体育场曝尸三日示众,并将遗体拍成照片各处张贴,传示东三省各市、各县,惩一儆百。

  张作霖之所以如此疯狂地报复,除了他宣称的“惩一儆百”之外,更是因为郭松龄的反叛,对他经营多年的奉系军阀,产生了伤筋动骨的深远影响。

  郭松龄的反奉,直接导致奉系军阀迅速走向衰落,后来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的“皇姑屯事件”也间接和这次叛乱有关:

  一、郭松龄为何会反?

  郭松龄在奉军将领中,是别具特色的一个人。

  1883年出生在奉天(今沈阳),字茂宸,据说是唐朝名将郭子仪的后人;

  虽然是奉军将领,但朴素简朴,平素穿一套布军服,和士兵军服一样,大家平时称呼高大挺拔的郭松龄为“郭鬼子”;

  他受过北京陆军大学的系统教育,是少帅张学良的老师兼莫逆之交;

  24岁时曾加入同盟会,在广州和天津两次谒见过孙中山,深受其革.命思想的影响。

  名将血统,科班出身,履历加成,按说这样的人在哪里都应该是如鱼得水平步青云才对,但郭松龄在奉军,除了深得张学良赏识之外,却并不算仕途顺利。

  1924年,东北王张作霖所掌控的奉军,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之后,实力达到了巅峰。志得意满的张作霖对手下一众将领大加封赏,郭松龄战功赫赫却什么都没捞着。

  当时,其他几个军团将领,李景林任直隶督办,张宗昌任山东督办,杨宇霆任江苏督办,姜登选任安徽督办,唯独张学良和郭松龄所在的第三军团被排除在外。

  这使得郭松龄大为不满,找张作霖询问,张却敷衍道:“你还是在我手下,继续对练兵贡献力量吧!”

  对此,郭松龄曾对部下说:“真是可笑,摇羽毛扇的军师跑到第一线去挡头阵,简直不知这是什么安排。”

  郭松龄早年深受“三民主义”影响,后虽不得已投身奉军但内心一直未曾放弃“改造东三省”的念想。直奉战争后他曾对张作霖建议:

  “我们在东北有这样大的地方,经济富庶,人口有三千多万,尽够我们干的了。这次进兵关内,打败了曹、吴,已足雪当年之耻,如再驱兵南下,胜则成为众矢之的,败则损老将威名,不如雄踞关外,静观其变,养精蓄锐,再谋一统。”

  这显然跟张作霖想的大相径庭,张作霖则是穷兵黩武,追求“武力统一”,主张“逐鹿中原”。郭松龄对派兵入关这种劳民伤财的主张十分反感。

  1925年10月初发生的一件事,终于让郭松龄将长期的积怨和愤懑摆上了桌面。当时,郭松龄作为奉军的代表去日本观操。日本参谋本部一位重要职员去拜访他,问他到日本是否还有代表张作霖与日本签订密约的任务。

  郭松龄才知道张作霖已经暗搓搓地以“落实二十一条”为条件,乞求日方供给奉军军火,进攻冯玉祥的国民军。

  此事激起郭松龄的强烈义愤,他便将此事告诉了当时同在日本观操的国民军代表韩复榘。郭松龄表示:

  “国家殆危到今日这个地步,张作霖还为个人.拳力,出卖国家。他的这种干法,我无论如何是不能苟同的。我是国家的军人,不是某一个私人的走狗,张作霖若真打国民军,我就打他。”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问活动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活动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作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组织工作半年培训会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