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龄见大势已去,于是在1925年12月24日晨携夫人韩淑秀及幕僚数人以及200多名卫队出走。
12月24日在新民县一个农家的菜窑里,化妆躲避的郭松龄夫妇遭遇了吴俊升的追兵,被奉军逮捕。
第二天便被张作霖命令枪杀曝尸三日……
三、郭松龄反奉影响
直接影响:
经历郭松龄叛乱事件后,奉军元气大伤,“奉军五虎”痛失三将(姜登选、郭松龄被杀,李景林出走);
开战以前,张作霖一共拥有40万兵,在1个月的内耗中,军队损失极大,精锐至少损失了近5万人,而杂牌军至少损失了10万人;
郭松龄的得力干将魏益三率近两万奉军投奔了冯玉祥的西北国民军,后来不但抵抗奉军进攻国民军,还参加了对奉军的北伐;
张作霖对军中新派将领失去信任,将此前支持郭松龄的多名中高级将领统统移除军队,也导致奉军的战斗力开始下降。
同时张学良在奉军中的威信也下降,军中元老对其本来就不满,之后奉军内部动荡不安。
间接影响:
郭松龄兵败后,冯玉祥则大大地拓展了自己的地盘,东起天津、西迄兰州,长城内外的草原牧场,尽成他冯玉祥国民军的天下。
张作霖对此前与日本签订的秘密条约,心生悔意,毕竟一旦履行,他张作霖就是千古罪人,于是张拒不履约,对此日本军方大怒。之后发生皇姑屯事件,张作霖被日本人暗杀,与此事有分不开的关系。
奉军的衰落,使得日军不再投鼠忌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九一八事变”的出现;
张作霖被炸死,张学良推行“不反抗正策”,导致东北沦陷;
事隔50多年,已经80岁的的张学良,1981年9月28日在台北对《联合报》谈及郭松龄叛乱这件事,仍然感慨不已:
“若郭松龄反奉成功,中国历史将被改写,可能就没有民国二十年的九一八事变......如果当时郭松龄在,日本就不敢发动九一八事变。”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