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历史故事

老子真的存在吗 道家起源是谁

时间:2021-01-19 14:37:43  

        若是说谁对中国历史哲学影响最大的人,相信跟多人都会想到老子和庄子,两位所代表的道家哲学在我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在我国历史上,汉唐两朝都是非常注重到家思想的。在汉朝开朝之后,便以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来治国,一直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才把儒家思想奉为圭臬。李唐朝廷就更夸张了,直接认道家祖师爷老子为祖先,搞起了攀亲戚这一套。也正是因为道家对我们的传统文化甚至国人思想有着重大影响,吸引了无数人去研究。

        最近我在读钱穆钱宾四公著作《庄老通辩》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观点,钱穆先生认为:实际上老子这个人是好几种身份的结合体,历史上有好几个人都能跟“老子”这个身份在一定程度上对得上号,但也不完全是“老子”这个人,因此他断定历史上并无老子,《道德经》也并非老子所作,道家源头实际上是庄子!

        首先,由于道家讲究逍遥随性,因此先秦时期很多时候道家高人写了东西是懒得署名的,甚至干脆就托别人的名也无所谓,于是导致《庄子》一书中,被后人怀疑有些篇章并非庄周本人所作。再加上庄子写东西喜欢用寓言讲故事,故事很生动,但确确实实很多东西也是随口编的(完全没有贬低庄周的意思,能随口编寓言故事说服人,这是庄子牛逼的地方)。因此即便真是庄子写的,那么里面内容到底是真是假,值得商榷。

        《庄子·天运》记载,孔子到南方沛县见老聃。古代沛县也是和今天沛县一样,都在如今江苏省徐州市。另外在《庄子·庚桑楚》中记载,庚桑楚对南荣趎说:吾不才,不足以化子,子何不南见老子。于是南荣趎花了七天七夜十分艰辛到了南方,去找老子请教问题。这些内容都说老子是在南方的,居住在沛县。

        《庄子·寓言》则记载:阳子居南之沛,老聃西游于秦,邀于郊,至于梁而遇老子。梁这个地方在哪呢?大概在今天开封,从地理上跟前文的沛县有点出入,我们暂且理解为老子从沛县搬家到开封了。这里的阳子就是杨朱,为先秦重要的道家学派人物。但杨朱年代比孔子还晚,孔子生卒年是公元前551-479,杨朱是公元前395-335,《史记》记载孔子见老子的时候,老子已经是老头了,这杨朱在孔子死后75年左右才出生,居然也能见到老子,就比较离谱了。如果这两个记载都属实,那么我们假设老子比孔子大20岁,公元前571年出生,到了杨朱20岁的时候,至少就得196岁了,因此在有心人的考据下,难免会发现这里不对劲。

        除此之外,记载孔子见老子主要出自《庄子》一书,在《论语》里则没有。或许有人怀疑孔子的弟子为了保证自己儒家更牛,因此不记载孔子见道家的人物。然而这种想法属于以后来的派别之争来推断当时的思想之辩,《论语》一书大体上是并没有什么避讳的,连“子见南子”都敢写上去: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南子是卫灵公的老婆,长得很漂亮,但名声很不好,史书说她“美而饮”,你说说看孔子和南子共处一室,这闹的绯闻就大了去了。但这时候卫国就是南子掌拳,孔子要想在卫国混,就得走南子的关系。而司马迁就很鸡贼,写得跟真的似的:夫人在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

        这画面,啧啧,反正我忍不住,当场就得掀开帷幄看看是啥牌子的环佩这么响。

        孔子见了南子导致子路很不高兴,认为孤男寡女这么见面有伤风化,弄得孔夫子一脸尴尬,赶紧矢口道: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意思是说我要是干了你所看不起的那回事,就让老天也讨厌我!一连赌咒发誓两次,才算堵住了子路的口。就这么的“绯色”新闻,都被孔子弟子记上去了,因此如果孔子真见了一位大哲学家老子,相信肯定是不会漏的。那个年代还不分什么道家儒家墨家,大家都还是思想萌芽的阶段,派别之间的成见并不深,互相辩论辩论也是可以的。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问活动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活动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作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组织工作半年培训会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