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新闻

于丹为什么臭了 于丹北大被轰原因

时间:2018-07-14 13:42:00  

  于丹

  于丹是北师大有一定影响力的教授,在2006年“十一”黄金期间在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对《论语》连续作了七天的解读。我受期精彩的演讲影响,事后购买了《于丹全集》进行选读。

  于丹老师对《论语》的解读,为何一开始受到热棒呢?原因是由于孔子圣人在中华民族文化里,其身份曾经几起几落。因此,经历了太多的变故后,现在重新将他推上国学的夫子位置,让全民去了解《论语》的内涵。再有作为于丹老师作出深入浅出的解读。在当时受到热棒是再正常不过的。

  于丹老师的口才和演讲水平从容大气,素养很好,又相当的淡定,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而且首播的传媒是央视,对全国人民心中这个宣传大讲堂具有无比的信任和正能量的宣讲,怎能不叫广大的百姓拥护叫好呢?而且,我们谁没子女,将子女导向做个高尚之人,谁人不想?这就是当初于丹老师当时受热棒的主要原因。

于丹为什么臭了+被骂 于丹最近没动静不受欢迎的真正原因

  于丹为什么臭了

  为何从热棒至抛弃呢,从媒体上得知:她出国到伦敦撒野,三天换三酒店,如何之挑剔,说这是由于她在国内升起得太快,而使其性格飞扬跋扈起来,故自毁形象;又有说她的心灵鸡汤原来说了等于没说等等,更有甚者说她是感情骗子;再有近日在北大的百年大讲堂,主办方邀请其上台为昆曲演出完毕谈下感受,又遭受了同学们轰下台的“礼遇”。综上所述,本人认为如果一名著名的资深教授,由所谓的棒上“神坛”又被大众轰下,有其几点原因:

  1.木秀于林,必被摧之,里面太多的东西就不展开一一而谈了;

  2.若真象媒体报道,在成功后,拥有太多的优厚待遇,变得个性飞扬跋扈,而引至形象的自毁。(这观点本人有所保留)。因作为国学的传道者,她会出于言行一至的表现才更符合她高贵的身份,我也相信她会自律地表现很好的。

  3.人到了一个极至的高峰,坐下过山车,也相当正常的,我觉得没必要大惊小怪的。

于丹为什么臭了+被骂 于丹最近没动静不受欢迎的真正原因

  于丹

  “鸡汤文”之所以被抛弃,不是因为它本身是糟粕,而是它所提倡的东西与现实社会的巨大反差。

  于丹在《百家讲坛》讲《论语》,曾经引起巨大的轰动,特别是她新颖的讲解方式和温润的表达特点,让人感觉耳目一新。这时候大家关注的焦点实际上不是她到底说了什么,而是我们习惯了多年的文言文《论语》还可以这么表达,所以一经推出,迅速通过新媒体形成放大效应。

  只是热闹过后,大家真正冷静下来看看于丹讲的这些内容时,发现与现实社会反差太大了。如果这些东西放到历史上传说的讲究周礼的上古时代,可能会让人受益无穷。当然,后人描绘的尧舜禹时期的美好图景到底存不存在还很难说,孟子说“仓廪实而知礼节”,那时候生产力水平低下,人都吃不饱穿不暖,道德水品有那么高吗?

  于丹教人为善,可是现实中善人却难以生存。误导了我们多年的“以德报怨”,最终被证明是行不通的。生活中没有心机或者心怀“天下无贼”的人,被人认为是“傻子”,反而是那些皮厚腹黑,左右逢源的人大行其道。这样的现实与理想的反差,谁还会关心什么鸡汤?如果有人相信而“喝”下这碗“心灵鸡汤”,那一定也是“毒鸡汤”。

  我们希望这个社会人人向善,但理想需要现实来印证,只有当我们社会道德到了一定高度时,于丹的学说才会得以崇尚,只是当下,学点“厚黑学”可能更实用。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问活动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活动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作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组织工作半年培训会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