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不是说了么,你想去哪,我就陪你去哪,我又不知道哪好玩。”我靠着门框回答。
“去前门那边吧,”她挤牙膏:“你不老说想去看看那些老胡同么?”
“可以的,那你先收拾吧,我在客厅等你。”
不知道是不是国民收入的显著提高,从而导致消费观念发生变化,让旅游变得比麻将还要受人追捧。反正近几年旅游景区人满为患、举步维艰的新闻,时常见诸报纸与媒体,尤其我们目前所在的城市更是如此。
我们需要抵达的车站因为人多,已经被临时封堵,不得不提前下车。出了地铁口,眼前景色开阔起来,街道四面都是行人,有的形色匆匆,有的惬意散漫,可谓众生百态。
美娜走到那些码放整齐的共享单车旁边,拿出手机准备租借。
“我们要骑车吗?”我难以置信,对于这座城市如此复杂的交通状况,我真不想考虑。
“你不会骑吗?”
“会啊,但是太久没骑过了,我算算,得有三四年了吧。”我回答她。
“那算了,我们走过去吧,反正也不远。”
我们穿过马路,在已经有些萧瑟的秋风中并肩行走,她的头发和衣服上的飘带都被扬起,抚到我的脸上和身上。
“冷吗?”我问她,准备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
“不冷啊,感觉还有点热,我是不是穿多啦?”
“你这穿的哪多,你看那边,”我指着不远处的一位年轻人:“你看他,穿的羽绒服啊。”
话音刚落,我们身边经过一个穿着短袖的年轻人,狐疑的看着我们。
我再也忍不住,压低声音问她:“哎,你说,他们俩面对面走过去,会不会在心里骂对方是个傻逼?”
她噗嗤笑出来:“你啊你,能不能好点讲话。不过这天气真是,让人根本搞不清楚该穿什么合适,诶,到了到了。”
这是一条让人颇有感觉的胡同,虽然明显能够发现每幢房子都经过修葺与翻新,有些甚至可能就是全新的仿古建筑,但依然压制不住这胡同本身透露出来的古朴气质,用余秋雨的话说,我似乎能感觉几千年的文化在我心中疯狂吐纳。
她也为之触动,笑容变得明媚许多,拿着手机拍摄那些朱红色的大门和斑驳的屋檐,我也掏出手机,对准她眉眼含笑的样子摁下拍摄。
“你干嘛呀?”她用手挡住镜头。
“没啥啊,你拍风景,我拍你,没毛病啊!”我厚着脸皮:“我拍照技术可好了,真的。”
整个上午,我们都在各种胡同里穿梭,它们有的狭长逼仄,有的宽阔舒适,但无一例外都显得非常静谧与安详,有时遇到从门内出来的住户,见到我们也都报以和善的眼光。这完全颠覆了我对这座城市原本的想象,要知道我上大学待过的那座城市,无论任何一条街道,都充斥着纷扰与嘈杂,你离得过近的私人领地里,每人都无一例外用着提防和质疑的眼神,仿佛一句“板马日滴”随时会从他们叼着烟卷的嘴里迸射出来,啐你满脸的唾沫星子。但尽管如此,我仍然无比怀念那座城市,以及在那里度过的日子。
最后我们在一个人工湖旁边的老房子前停下,她看着我说:“我走累了,咱们歇一会吧。”
我点头,指指房子大门前的光亮的石阶:“坐这吧,这房子应该没人。”
她点点头,毫不做作的坐下去,用手托住下巴,眼神向远方看去,若有所思。
我朝后大退几步,讶异发现她与这里的景色似乎完美的融到一起,于是毫不犹豫的又抓拍了一张。
“你还在拍啊?”她扭头看我:“能不能给我看一眼?”
我走过去,靠着她坐下,把手机递给她。
她一张张滑动看完,把手机还给我:“嗯,不错,拍得还行,不然非让你删了。”
我膨胀起来:“这哪能开玩笑,公司的照片都是我拍的好么!”
她笑起来,但笑容很快就淡去,我来不及把眼光收回去,还望着她。
“你老看我干嘛?”
“没啥。”我把头扭正,心想再不看她。
我们又陆续逛了一些地方,直到她实在走不动,我们才折返。 5/9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