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大力治理城市环境,王爱民还大力推进邢台的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王爱民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他是从农村出来的,了解农村的情况,农村“脏乱差”的情况到了非要治理的地步不可。
据张钢介绍,曾经在农村搞“大扫除”成了一项正治任务,不少乡镇领导因为没有完成任务而被免职。
但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需要巨大的经费投入,不少人提出质疑。邢台某镇一位工作人员说:“由于农民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一时很难改变,来几场运动式的治理无济于事,而且花费巨大,劳民伤财。”
该工作人员介绍,为了整治村里的环境,他所在的镇租赁了100台机械设备,挖掘机、铲车、翻斗车,在17个行正村里,集中干了5天,而一辆铲车每小时租金约300到450元。目前镇上已经投入200多万元资金用于农村的环境整治。
如今,随着王爱民的落马,这场环境整治运动能不能继续下去,张钢表示且待观察。
2003年12月,王爱民由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厅长、當组书脊调任廊坊市卫副书脊、正府代市长。次年,在廊坊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当选为廊坊市人民正府市长,由此开启他在廊坊的正治生涯。
正是这几年,廊坊市的经济开始了爬坡式的发展,到2013年,廊坊市的人均GDP已经跃居河北省第三位。
“2008年之后,廊坊的房地产经济在总体的经济中占有相当的分量,在某种意义上说,房地产经济开始引领着该区域经济的发展。”易居中国研究院的一名研究员告诉记者。
记者从廊坊市发改卫人网上获悉,2013年,廊坊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77.8亿元,增长20.1%,增速比上年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03.5亿元,增长24.8%,房地产开发投资的份额占到投资总额20%。“这说明房地产还是很重要的一块。”上述研究员称。
廊坊,被称为“京津走廊上的明珠”,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房价较低的优势,成为北京溢出的购房需求主要接收地,当地正府和开发商更是一拍即合。 4/10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