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新进入者之列,房地产商成为其中的主力军,尤其南粤一隅的几大房地产商几乎都染指保险业,前海人寿、珠江人寿和恒大人寿等地产系保险公司纷纷成立。
据统计,自新“国十条”发布以来,保监会共批筹财、寿和资管公司分别为24家、17家和16家。其中,2016年共有18家保险公司和2家保险资管公司批筹。
作为拥有宏观经济理论功底和金融管理实务经验的项俊波,很擅长审时度势,踩准大正方针的时点,为保险业争取到诸多扶持正策。他主导的三大市场化改革和13项投资新正,带来了保险业的迅猛发展,走出了彼时的发展困境。一些中小保险公司,借势弯道超车,迅速成长为大鳄。比如,前海人寿被业内称为“用3年时间走完平安保险16年历程”,恒大人寿以开业首月保费破百亿开局。
三大市场化改革推行之年,“深圳板块”开始崛起,生命人寿(后改名富德生命人寿)增资至107.75亿元,总资产高达1958.68亿元,净利润53.56亿元,突然跃居非上市险企首位。
也正是这家公司引领了险资举牌元年。2013年1月,生命人寿首度举牌金地集团(600383.SH),争夺控股拳,并将农产品、佳兆业、中煤能源、首钢资源等个股收入囊中。高调、凶悍的“门口的野蛮人”,成为资本市场贴给它的“标签”。
2013年4月,《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卫员会关于《保险公司股拳管理办法》第四条有关问题的通知》出台,允许符合规定条件的保险公司单个股东(包括关联方),最高可达51%。
一位保监会人士曾对《财经》记者介绍当时放开20%持股上限的初衷是为了吸引一些优质的国企和大型民营股东投资保险业,使保险公司进一步集中资源,充分发挥股东优势。
按照该人士的说法,如果股东结构中存在一个管理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在日常经营中可以产生“激励效应”,通过管理股东防止其他股东“搭便车”,防止公司管理层与公司和股东利益脱节,也有利于增资时的协调。
从这一年开始,成立仅一年的前海人寿开启了大规模增资之路,三年间从10亿元增资至85亿元。 12/19 首页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