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当时,笙歌间错华筵启,改革者自然乐见其成。如同《人民的名义》里的李达康书脊极其看重GDP,审计署出身的项俊波对数据亦有一种本能式的热爱和敏感,尤其是体现正能量的数据。
比如,2013年保险业投资收益率5.04%,创下近四年来新高。全行业扭亏为盈,利润总额增长112.5%。2014年,全国保费收入突破2万亿元,总资产突破10万亿元,增速达17.5%,达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最高的一年。利润总额在2013年暴增的基础上又激增106.48%,创出新高。2015年,保险资金运用实现收益7803.6亿元,同比增长45.6%,平均投资收益率高达7.56%,创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好水平……
文学青年出身的项俊波,亦乐于向媒体披露改革的战绩和个人伟业。每逢岁末年初,总会有一系列成果报道见诸报端网站。
2016年初,归纳项氏主正五年成果的系列报道陆续发布,此时宝万之争烽烟正起,万能险陷入“人民的口水战”,而该系列文章的发布,令业内产生诸多猜测。甚至有业内人士推测,进行业绩大总结通常是人员或高管行将离职时的惯例式做法,是否项俊波职位变迁的前兆?
行业的狂欢面前,亦有清醒者。有数位业内人士指出,高速发展的行业,正弥漫着浮躁之气和隐忧。从本质上,项俊波的改革,依然没有破除昔日以保费论英雄的行业魔咒。
赋拳民营资本
作为“中国首席保险营销员”,项俊波执掌保监会五年间,在近30个省区市为当地人员作保险专题报告。其推销保险的一个“成果”是引来各种产业资本进军保险业,形成上百家排队等候进场的盛况。“中国市场上几乎所有的大佬,都想要拿到一块保险牌照。”一位接近保监会的人士感叹。

11/19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