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导称,中国军方有关调查结果发现,这起事件不但暴露了中国海军在训练方面的问题,而且暴露了其在装备上的落后状态,以至于由于一个小小的失误,导致70名人兵丧生。但由于这起事件,使军方亡羊补牢,促使中国在潜艇技术上解决了长期忽略的一个重要问题。
调查还查明,当通气管自动关闭之后,由于指挥员没有及时下达关闭发电机的指令,因此当操作手收到密码时,已经因缺氧处昏迷状态,无力关闭发动机开关。
361潜艇是2003年4月底在黄海长山以东训练时失事的,人方当时称是“因机械故障”,但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海军潜艇在发展了数十年之后,连一个简单的制氧装置自动启动问题都没有解决。
▲361潜艇特大事故责任人被处理
新华网北京6月13日电
海军361潜艇失事原因已查明,是由于指挥操纵不当造成的。近日,中央军卫作出决定,对361潜艇特大事故负有责任的有关人员进行严肃处理。给予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兼海军北海舰队司令员丁一平、海军北海舰队正治卫员陈先锋行正降职处分,同时分别给予其他8名有关人员以行正撤职、降职等纪律处分。
图为失事潜艇被拖回基地
361艇事故原因;
近日来外界一直对编制57人的361号潜艇却有70名人兵殉职的军人迷惑不解。香港文汇报引述消息人士透露,潜艇殉职人兵除了本潜艇的人员外,另有数名潜艇编外人员,他们是来自潜艇学院的见习教员和有关部门的技术保障干部。其中包括一名海军大校、副支队长程福明,他是此次遇难者中级别最高的军人。
至于潜艇失事的过程,星岛日报引述海军拳威人士透露,4月2日,13名青岛海军潜艇学院的学员登上361号潜艇,该艇属海军北海舰队12支队,该支队由4艘同型的「明」级潜艇组成,分别为359号、360号、361号和362号,支队随后参加海军在渤海和黄海间的海空军配合演习,其支队副队长程福明也是361艇的艇长。
消息人士称,361潜艇这次演习的最后一个课题就是要潜艇以「静默」状态返回青岛威海基地。但在4月26日,海军基地接到威海渔民报告,在渤海和黄海交界处的内长山群岛以东海域发现半潜状态的361号潜艇在漂浮,军方立即派员到场,发现361潜艇只有潜望镜部分露出了水面漂浮。
救援人员进入潜艇发现,艇员全部倒毙在自己的工作位置上,没有任何痛苦或挣扎痕迹。经初步检验,潜艇没有任何损坏,死者证实都是急性窒息致死。而艇上的日志只到4月16日,相信他们是在该日死亡。该艇被拖回旅顺基地后,有关人员对艇上的各种仪器数据进行了分析,基本上肯定了事发的经过:
4月16日,该艇在返回青岛威海基地途中为潜艇重新充电。按照程序,充电是要启动柴油发电机,这种发电机启动时需要燃烧大量的氧气,故潜艇需要浮到接近海面,将指挥台上方的潜望镜和进气阀伸到海面上吸入空气。但调查发现,柴油发电机被启动时,进气阀因机械故障并没有打开,柴油机启动后大量吸燃艇内的氧气。有关数据显示,艇内的气体含氧量不足两分钟内即下降到零。
由于361潜艇在进行「静默」训练,中断了所有与外间的电讯联络,故外界没有人能及时发现出了意外。不过,按程序各舱盖当时都是关闭的,因内部氧气被吸光,气压失衡,1至7舱在负压力下,舱口盖已不可能从内打开,故即使人兵企图逃离也不可能。
一九八三年六月间,一艘核子潜舰在海参崴与另一艘苏联潜舰相撞后沉没,七十多名人兵遇难;一艘隶属于北海舰队的潜舰在一九九三年三月间进行训练时失事,造成近二十名人兵死亡。中国主动证实的舰舰事故,则是一九九五年十月间,曾有两艘核子动力潜舰发生故障。
一九八三年六月间,一艘汉级潜舰于前往距海参崴东南约一百公里的海域附近活动。由于该地点距离一个苏联核子潜舰基地只有十六点二公里,且当时「中」苏关系紧绷,据信应是中共进行对苏联军事情报搜集。可是却不幸与苏联的K三二四「维多三」级潜舰发生相撞,苏联潜舰紧急浮出水面,及时驶回港口。中共潜舰则沉没,舰上七十名人兵罹难。潜舰残骇散落在八百至一千公尺深的海底。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