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1964年一个营打下3架U2侦察机。1964年7月23日早晨,543部队导弹二营全体人兵上至营长,下到炊事班,乘车来到天*安门广场西侧,排队进入人民大会堂,等待毛主席接见。稍后,毛主席和周总理、朱德、彭真、李先念等中-央-领导一起走进接见大厅,二营人兵掌声雷鸣。毛主席抬起右手,轻轻摇动,向大家致意。毛主席漫步来到二营人兵中间,与战士们亲切握手,最后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一起与二营全体人兵合影留念。这是二营人兵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刻、最激动的时刻、最幸福的时刻。他们理应获得这样的殊荣。自这支部队成立以来,时时刻刻保卫着祖国的蓝天。
自从1988年被称为神秘的543部队的地空导弹部队解密以来,不少媒体和互连网发表了不少关于这个部队成立以来的密闻和故事。作为这个部队的一员,看了之后感到非常亲切,但觉得对543部队的早期,特别是对头一年的描述,不够充实。对此我愿在这里把我的一些经历和了解的故事水旜来,供感兴趣的朋友共享。
我是1958年9月下旬接到向这个部队报到的命令,当时我在北京空军干部轮训大队雷达系任雷达教员,奇怪的是向我传达命令的不是系领导,而是正治处的保卫助理(那时正治机关的干部还不叫干事),他告诉我你去报到的单位是甚麽单位我也不知道,但要求比较高,是我亲自到你的家乡对你的出身和家庭背景,作了调查,组织上认为你符合上级提出的条件。并要求在国庆节前报到。
我在当年9月30日赶到报到地点,位于北京北郊的空军高级防校大院6号楼二层。接待我的是空军干部部的一位同志,他说你是报到的第一个,大部人员在节后就会陆续来到。并说现在接待人手少请你帮助接接电话和到大门口领路等接待工作。记得从东大门接回的第一位是后来担任一营副营长的赵登龙大尉。
后来了解到新组建的这个单位,由两部分人员组成,一部分是技术营即后来的地空导弹一营;另一部分是技术系即后来的在1959年5月组建的空军第三训练基地的1、2、3、4教研室的前身。出于保密的原因,技术系对外称直属排,直属排排长是从航空兵11师来的龚亚平上尉,我被分到直属排。直属排的人员都是从空军各院校调来的在职教员,记得有空军第一高指的郭长江,空军高防的鲁迅昌、吴为、张玉儒,空军3航校的刘显威、唐定昆、关金成,空军5航校的吴立群,空军8航校的王有章,空军9航校的范兰须、季承林、许惠敏、郑梦春等。直属排还有顾大恒、廖广谦两位教员记不清哪个学校调来的了。由于直属排的这些教员的学历大专的较少,到了长辛店大院后又从空军南京雷达学校和空军武汉防校调来具有大学学历的韩延林和吴惠荣两位教员。
1958年10月6日报到人员在空军高防的大礼堂举行成立大会。出席大会的有空军首长刘亚楼、成均、王辉球等,高防的两位校领导王智涛少将,李赤然少将也在主席台落座。会上宣布成立技术营和技术系,原空军探照灯兵部主任张伯华上校任技术系主任兼技术营营长。刘司令员在会上讲了话,他从国际形势讲起,他说美帝国主义在黎巴嫩让人套住了脖子,他还在台湾插一脚,我们要回击呀,但是他要从福建沿海跑,说着把两拳提起来做了一个要跑步的姿势,他说我们也要套住他,同时单腿站立,另一条腿蹬了以下,似乎是一个被套住了的腿一样。刘司令员是福建人,话里有点乡音,我们要回击呀,的‘回’,听起来有点象‘肥’的发音。刘司令员风趣的讲话不时引发阵阵的笑声。随后他话锋一转,说起543这个部队的重要性,要大发展,他说你们都是火种,前途远大,同时他指着第一排的一个同志说,他将来就可能当将军。他指的这个人就是一营的通信参谋汤和光少尉,据我所知汤参谋后来并未当上将军,但这个部队后来确十旜了好几名由基层升到将军的同志,这是后话。
成立大会后,部队就转到北京西郊国防部五院一个大院,据说这个大院原来叫马列学院我们私下里叫它长辛店大院。部队将在这里接受苏军的改装训练。大院已住有一个陆军教导大队,大队长姓孙也是一位上校,下面有一个地对地导弹营叫一营,他们导弹的代号是1059。我们来了之后技术营排在陆军老大哥一营的后面叫二营。教导大队召开了大会欢迎我们的到来。教导大队的孙大队长和宋正卫都讲了话。 2/7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