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军事资讯

潜艇水下发射导弹有多难 核潜艇导弹发射原理

时间:2020-09-02 14:09:24  

   潜艇水下发射导弹分这么几种,一种是通过鱼雷发射管发射反舰导弹和巡航导弹,另一种是垂直发射洲际弹道导弹,现在还有专门的垂直发射巡航导弹的潜艇,无论哪样都得先经过水这个介质再到空气中,这比在陆地、战舰或战机上发射导弹要复杂困难。所以潜艇刚开始使用导弹时,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是得浮出水面发射导弹的。

  导弹舱倾斜设置在潜艇围壳旁边,发射时浮出水面点火发射。

  潜艇最大的优势是隐蔽性,所以再难也必须解决水下发射的问题。

  体积较小的反舰导弹或巡航导弹,采用通过鱼雷管发射的方法,解决通过水介质问题,是使用运载具将导弹先包裹起来,出水以后,导弹再点火发射,我国鹰击82、美国“鱼叉”AGM-84和法国“飞鱼”SM-39都是如此,不同的是,法国“飞鱼”使用的是有动力载具,

  飞鱼的载具能冲出水面20米高,然后导弹点火与载具分离,而“鱼叉”使用无动力载具,

  浮出水面呈一定角度导弹自己点火升空。潜射导弹要解决弹翼折叠、出水姿态等很多问题,这些都是难点。

  而弹道导弹肯定是无法通过鱼雷管发射的,所以它有专门的垂直发射舱。水下发射导弹,弹道和出水姿态研究非常重要,发射时,一般发射深度控制在30-50米左右,分为冷发射和热发射。冷发射就是用高压蒸汽将导弹弹出水面点火升空,中、美、英、法都采用这一方式,这一方式的难点在于要研制可靠且推力巨大的蒸汽弹射装置,导弹弹体强度要经得起弹射的过载,这种方式潜艇航速必须在2节左右,对海况要求也比较高,要避免弹射阶段姿态被强风浪破坏。

  苏联/俄罗斯采用热发射方式,在水下先向发射筒里注水,然后导弹直接点火发射冲出水面,这种方式比较暴力,对海况要求就不那么高了,而且可以连续发射。但这种方式准备时间长,动静比较大,容易被敌方侦测,对射程也有一定影响,苏联时代都是液体潜射导弹,随着俄罗斯新研制的固体潜射导弹的问世,发射方式应该也会改变。

  现代海战中,潜艇具有隐蔽性好、机动范围大和生存力强的特点,自1955年,美苏两国几乎在同时,产生了利用潜艇的这一优势发展一种潜射中程弹道导弹,作为洲际导弹导弹的补充的构想。

  从潜射导弹最早的诞生,无论美苏,自然是选择从陆上战术弹道导弹的成熟设计开始,因此双方对潜射弹道导弹的尝试都是以陆上弹道导弹上舰的方法,使用水面上发射的方式。苏联开始的试验的SS-N-4型潜射导弹就是从苏联首型658型(H级)核潜艇装备,发射时潜艇需要上浮到水面,再把完成加注工序后的导弹升起后点火发射。整个发射中潜艇是暴露在水面外。

  而美方试验了陆基木星PGM-16A型液体弹道导弹后,发现短时间内难以解决液体弹道导弹的贮运安全问题,因此在1959年海军决心从头设计一款尺寸更小的固体潜射专用弹道导弹型号。在1960年在率先建成的第一款弹道导弹核潜艇,乔治·华盛顿级弹道核潜艇上试验并部署装备了UGM-27A北极星A-1型固体潜射弹道导弹。从发射方式来看,是开辟了潜射弹道导弹从水下发射的历史。

  相较与潜水水面发射的方式,水下发射自然使得潜艇这种兵器更加强了其发射的隐蔽性。但这一步却具有更大的技术难度。

  众所周知的是,水的密度是空气的800倍,导弹在水中航行时,面临的环境十分复杂,譬如附加质量力和浮力的影响,以及高速航行时引起流态和压力场的变化等等。在导弹穿越水面的一刹那,将受到高海情下波浪的冲击;当导弹冲入空中时,由于飞行介质的突变,将引起整个动力环境的急剧变化,直接反映就施加在导弹上的应力会剧变,会对导弹运动产生很大影响,往往引起剧烈的冲击和振动,甚至导致导弹弹体结构的破坏和控制系统的失灵。而导弹在水中遇到的水流运动影响,又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在导弹发射的瞬间,潜艇的速度、海浪海流的干扰,都会对导弹出水的姿态造成复杂而重大的影响。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问活动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活动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作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组织工作半年培训会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