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军事资讯

战列舰主炮威力有多强 为什么战列舰要被淘汰

时间:2020-11-25 13:46:46  

   其实战列舰被淘汰,并不是什么信息化的错,本质上还是一个攻防失衡的问题。关于功防失衡,我们先举一个例子,再类比这个例子讲讲战列舰为什么会被淘汰,便于大家理解。

  『前方超长文预警!!』

  一.从重骑兵的消亡看“攻防失衡”

  ↑中世纪的欧洲,鳞甲、锁子甲甚至是板甲,是精锐步骑兵的主要防具。一套板甲重达上百斤,但像图中这样人马俱甲的重骑兵能够免疫大部分弓矢和利刃劈砍的攻击。而重骑兵冲击时却可以凭借其巨大的动能用长矛穿刺,穿透大部分盔甲。因此,重骑/步兵一直以其强大的功防属性,活跃在中世纪各国的战场上。它,就是中世纪的战列舰。

  ↑而在火枪开始兴起,尤其是16世纪大型火绳枪成熟之后,板甲却渐渐走向了衰落——在16世纪,即便是最好的板甲也不一定能抵御最先进的火绳枪了。即使不被击穿,巨大的冲击力也常会导致护板向内凹陷而出现人与体的损伤,子弹与板甲撞击时发生的振动同样会给人与体带来严重的伤害。

  ↑相对于火枪来说,板甲成本高,制作工时长。最重要的是,训练出一个合格的贵族骑兵,你需要从小教他马术、剑术,投入大量成本进行长期的训练。

  而即便是一个目不识丁的普通农民,你只要给他一杆火枪,告诉他怎么装填、瞄准、射击,再稍加训练,他就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火枪手——因为子弹的威力并不会因为射手缺乏训练而下降,但重步/骑兵的战斗力和训练水平基本上是成正比的。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国抗战时期的民兵,文盲率极高,更没有受过专业的军事训练,甚至连饭都吃不饱。但只要有一杆枪,一些子弹和手榴弹,就能打鬼子。而且经过多年摸爬滚打的老兵游击队战斗力一般都不会差。

  ↑也正因如此,火绳枪、燧发枪在16-17世纪迅速普及,盔甲也走向了没落。大英帝国打遍天下的龙虾兵,绝大部分步兵的防具就是布甲,骑兵最多也就是胸甲——反正连一百多斤的板甲都挡不住火枪,还不如放弃治疗,穿着只有几斤重的布甲,活动起来还更灵活轻便。

  功夫再高,也怕菜刀;盔甲再好,一枪撂倒。

  曾经风光无限的重骑兵面对火枪对板甲压倒性的杀伤效能以及火枪部队白菜价的生产和训练成本,也只能黯然走下战争的舞台。

  二.线性海战时期的霸主——强大的舷侧防护

  战列舰的没落,和重骑兵是极其类似的,也是因为攻防失衡导致其在战场上生存能力下降,最终遭到淘汰。

  在飞机出现之前,战列舰的确是海上的霸主。

  ↑在铁甲舰和前无畏舰时代,战列舰是名副其实的海上堡垒。虽然当时战列舰的主炮射程一般只有不到10km,几分钟才能装填一轮。更要命的是,在陀螺仪稳定尚未普及的19世纪末,在颠簸的海上打炮,几乎没有什么精度可言。图为英国柯林斯伍德号铁甲舰,摄于1882年。

  ↑但这些笨拙的大口径舰炮,就是当时唯一能够击穿战列舰装甲的武器。而在战列舰普遍装上技术更先进的表面渗碳装甲之后,击穿战列舰主装甲带更是成为了几乎不可能的任务。图为定远舰的装甲线图,可见其装甲盒厚达356mm。

  ↑因此在1905年的日俄对马海战中,双方使用的实际上是爆破弹和燃烧弹,而不是穿甲弹——舰体核心结构用穿甲弹打不穿,就用爆破弹和燃烧弹攻击对方裸露的上层建筑吧。反正把武器炸哑火了,把动力系统烧歇菜了,或者把对面的舰员都打光了,也可以让敌舰丧失作战能力。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问活动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活动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作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组织工作半年培训会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