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师你太多水 我是你老师不准拔出来 好酸啊老师别磨小珍珠
叶老师,名叶姹紫。据熟知叶老师的人讲,叶老师原名叫叶嫣红。叶老师的父亲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平生无嗜好,唯爱古典文学。叶老师降生之时,叶老师父亲正在读汤显祖《牡丹亭之惊梦》,叶老师的父亲读到了“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不由以指关节击桌面,以表赞赏。叶老师的父亲见女儿降生,即命名为叶嫣红。叶老师在父亲的熏陶下,也喜读书,小小年纪便把父亲收藏的百十本书看了个遍。叶老师去镇上读初中后,见班里有刘嫣红王嫣红张嫣红,便嫌叫嫣红的人多,就自作主张改名为叶姹紫了。这名独特,全校没有另一个叫某姹紫的人了。多年后,有了网络,有好事者在百度上搜索了姓名,叶姹紫,也是独一个。叶老师的父亲嫌女儿擅自改动自己起的名儿,不满,责骂了叶老师几次,令改回。叶老师不从,叶老师的父亲虽无奈,只是一片爱女之心,此事终不了了之。
叶老师从小爱书,爱读书,也爱买书,藏书。爱读书,叶老师成绩就好,尤其语文更好,常得语文老师夸奖。叶老师上学之路也顺利,一路升级,顺顺利利地考进了延安师范学校。叶老师夏天毕业,回县教育局报道,秋天时就被分配到木镇初级中学教书。爱买书,叶老师上学时,总在每月有限的生活费里节约出钱来,每月都买一两本书。延安师范学校附近有一书店,名知堂书屋,卖新书,也卖旧书。有些旧书,版本,品相都不错,又便宜许多,深得师范学校里的学生青睐。知堂书屋老板是一年轻人,极会做生意,学生们常常说起。叶老师也常常去知堂书屋,都和老板张长安认识了,张长安老板就给叶老师卖价很便宜。真是巧合呀,叶老师秋天分配到木镇初级中学教书,次年春天,张长安老板竟将知堂书屋开在了木镇的镇街上。叶老师买书就很方便了。
叶老师还有一大爱好,给书包书皮。大作家孙犁先生也喜欢给书包书皮,孙犁先生多用报纸,叶老师却喜欢选用牛皮纸给书包书皮。叶老师喜欢牛皮纸颜色暗淡,不显眼不扎眼,给人以低调纯朴之感,而且韧性好,耐磨,耐折叠。学校里月考期中期末考试,装试题的袋子就是牛皮纸的。木镇初级中学一年里考试拆的试题袋子都被叶老师收集了。
叶老师开始给书包书皮了。叶老师小心地沿试题袋的粘合处一点一点地拆,先从一边拆,发现裂痕偏离了,向牛皮纸的中央发展了,叶老师就放手,叶老师就从另一边拆,小心小心地,轻轻地,慢慢地,终于从中间顺利会师了。一个试题袋就平平展展地成了一张纸,一张可以包书皮的牛皮纸了。叶老师就轻轻地吁一口气,脸上洋溢出一抹淡淡的得意之色。接着,叶老师细心地抚平试题袋的每一个折痕,用小刀子小心地裁去多余的部分。叶老师挺了一下腰,轻轻地拍了拍手,就准备正式包书皮了。叶老师先对折牛皮纸,但又不是绝对的对折,她先根据书脊的厚度,对折时让出差距;叶老师用夹子将对折好的牛皮纸夹在书脊上,反向折,折痕沿书边,对齐;叶老师最后卸下夹子,将书套进折好的书皮里,捋出棱角,抹平折痕。这时的叶老师会轻轻拧开笔帽,按照自己喜爱的设计在书皮的正面工工整整地写上书名,作者,出版社。这还没算完,叶老师将书摆正,站起,坐下,反复看几遍,又在书的边缘处,左边或右边,偶尔也会在上边,写下“叶姹紫先生”,注明年月日。这才算完工了。叶老师静静地坐在桌前,眼光从书本上缓缓升起,穿过玻璃窗子,奔向远处的山脉。
叶老师从不给人借书。木镇初级中学的老师都知道叶老师屋里有一告示:钱可外借,书不外借。好在木镇初级中学的老师们天天教书,见够了书,也见厌了书,节假日,大家相约打打麻将玩玩扑克,没人会向叶老师借书。
叶老师不算漂亮,但气质好。多年后,知堂书屋老板张长安评价叶老师,张长安说叶老师就是森林旁边的一棵树,那种娴静与独立,给人亭亭玉立于浊浊红尘之外的感觉。学校里有两个单身男青年有意叶老师,便时常借故接近叶老师,向叶老师有意无意地透露自己家的经济实力和正治实力。叶老师总是一副不感兴趣无动于衷的样子,两个男青年就先后知难而退了。木镇贾副书脊的公子贾斯文在镇财正所工作,小伙子大学毕业,人也帅气。贾斯文也看上了叶老师。贾斯文就常常来学校找叶老师。贾斯文是真斯文,他只和叶老师探讨读书的事,其余不谈。贾斯文也写诗文,有时就将自己的诗文和叶老师分享,探讨,叶老师每谈一点看法,贾斯文都要惊异叶老师的见解独特,不过,惊异多是表现在神态上,语言上却不浓烈。叶老师生日了,贾斯文来祝贺,礼物实在别致,是一套《红楼梦》,程乙本,作家版。这一下打中了叶老师的心。叶老师是十月二日过生日,十二月二日叶老师就和贾斯文结婚了。 1/6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