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万象

张爱玲作品哪个好看 张爱玲经典语录大全

时间:2017-06-19 16:02:37  

  张爱玲是中国很少有的同时拥有两个视点的作家

  张爱玲还有一个比刚才说的还重要的点,就是张爱玲怎么看我们整个人类(而不是一个人),包括她自己。这是我觉得最重要的一个事情,也是张爱玲的文学与众不同之处。

  鲁迅写过《立论》:有个人家生了一个小孩,有人说这孩子将来要当人发财,这家人非常高兴。又来了一个人说这孩子将来要死,主人把这人打了一顿。鲁迅接着往下写,说当人发财都不一定落实,说他要死却是实话。

  鲁迅的意思,实际上就是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作家,第一种作家是对这个世界是说谎话的,第二种作家是对这个世界说实话的。我们绝大多数作家都是对这个世界说谎话的。大家活在这个世界上都不容易,确实需要他们给我们说点好话,使我们有些振奋,就叫“正能量”。

  但是不能所有作家都做这一件事。古往今来,确实有那么一些作家愿意说一些真话,告诉你事实是什么样子的。张爱玲就是这样的一个作家。她是一个对我们这个世界说真话的作家,她说的话不好听。

  我真的很奇怪张爱玲为什么拥有这么多的读者,因为她的作品读起来不会让人高兴。细细读张爱玲的作品,会发现张爱玲是一个不讨人喜欢的作家,是一个让我们不太舒服的作家,但是世界上真的需要有这样的作家。如果张爱玲之前有一个这样的作家,那就是鲁迅。胡兰成说过一句话:“鲁迅之后有她。她是个伟大的寻求者。”这句话真的是对的。

  还可以继续往下说。有人说真话,有人说谎话,你凭什么说它是真话,凭什么说它是谎话?背后还有一个更深的东西。我们所有人看这个世界,其实有两个视点:一个视点来自我们生活中的每个人,我看你,你看我,我看我自己,我们称之为“人的视点”,用孔子的话就是“仁者爱人”。对于很多作家,这个已经够了。

  在这个视点之上,可能还存在一个视点。它是绝大部分作家从来没想过,或者想过不愿意、不敢这么做的,相当于一个天的视点,或者说是自然的视点。用中国古代的一句话形容,就是老子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张爱玲是中国很少有的一个同时拥有这两个视点的作家。(张爱玲小说里)说美丽的女主人公生病快死了,变成大白蜘蛛(一样趴在佣人背上)。她们家门口小店的鞋在打折。她的母亲给其他孩子买了两双鞋,给她买了三双,说(鞋大了没事),虽然现在她瘦,将来养一养就胖了,而这些鞋结实,至少可以穿两三年。

  接下来的一句话是,“她死在三星期后”。

  这就是两个视点。

  张爱玲的最后一个不同之处,是张爱玲和张爱玲的不同之处。很多学张爱玲的人都是学张爱玲早期的《传奇》,可是张爱玲自己到了晚年不喜欢这样的东西了。她把《金锁记》改成《怨女》,就是这样一个原因。她写《小团圆》,也不是原来那个样子了。所以张爱玲的不同之处,包括她与她自己过去的不同之处。这个人是非常决绝的。

  今天早晨起来,我抄了一段话,来自张爱玲的《重访边城》,是宋以朗先生整理出来的。她说,她要走的时候,“忽然空中飘来一缕屎臭,在黑暗中特别浓烈。不是倒马桶,没有刷马桶的声音。晚上也不是倒马桶的时候。也不是有人在街上大便,露天较空旷,不会这样热乎乎的。那难道是店面楼上住家的一掀开马桶盖,就有这么臭?而且还是马可·波罗的世界,色香味俱全。我觉得是香港的临去秋波,带点安抚的意味,若在我忆旧的份上。在黑暗中我的嘴唇旁动着微笑起来,但是我毕竟笑不出来,因为疑心是跟它诀别了”。

  这才是真的张爱玲。她可以把一个人和背后那个巨大的自然融在一个点上。她非常热爱香港,才用了这么一个意象,中国的其他作家根本不敢这么写。这里面有着非常深的情感,可是它有一个特别冷酷的背景。这个背景,来自她那个自然的视点。而在这个背景之下,她充分写出了一个人此时此刻对这个城市的热爱。

  张爱玲的与众不同之处,归纳起来,是她跟她当时所有的作家写得都不一样,她跟后来所有学她的作家写得都不一样,她跟她自己曾经写的那个(她)也不一样。她就是这样一个作家。

  观众提问环节:做作家,有时你得够狠

  问:止庵老师,在你看来,造成张爱玲苍凉的自然视点的,除了她自身的个人经历以外,还有没有一些文学上的渊源?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问活动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活动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作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组织工作半年培训会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