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庵:这个可以追到很久之前。鲁迅有一部小说《明天》,讲一个寡妇有一个孩子,孩子病了,没治好,死掉了。寡妇全部的指望就是这个孩子。孩子没有了,这个寡妇以后没法活。结尾,她说:“让我梦里见一见他。”小说写到这儿就结束了。他把它编到小说集里的时候说,当时的(新文化运动)主帅陈独秀是不主张太消极的,“我本来想写的是,她根本就没有梦见这个孩子”。其实这就是张爱玲的一个渊源。这个渊源可以追溯到《金瓶梅》,可以追溯到《红楼梦》,可以追溯到很多很多的地方去。
确实,人世间有一种东西,它可以超越人情。往往很多作家都是好人,他到了“人情”这个地方写不下去了,不敢过“人情”的这个界线。而有的作家可以逾越过去——对他来讲,什么都无所谓。
张爱玲写《色戒》结尾,说易先生“一脱险马上一个电话打去,把那一带都封锁起来,一网打尽,不到晚上十点钟统统枪毙了”。我当年读小说的时候想,这王佳芝人怎么就没有了呢?噢,这“统统”里面,就包括王佳芝。
从古到今,我没有读过一个作家这么对待自己主人公的。什么叫做“统统”呢?就是这个地方有点土,把它掸掉。这不是一般作家能够写出来的,你得够狠。
张爱玲的代表作有哪些
主要作品小说
《不幸的她》上海圣玛利女校年刊《凤藻》总第十二期,1932年,为作者处女作,(华东师大陈子善考证)。
《牛》,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国光》创刊号,1936年。
张爱玲《霸王别姬》,《国光》第九期,1937年。
《沉香屑第一炉香》,上海《紫罗兰》杂志,1943年5月,收入《传奇》。
《沉香屑第二炉香》,《紫罗兰》,1943年6月,收入《传奇》。
《茉莉香片》,上海《杂志》月刊第11卷4期,1943年7月,收入《传奇》。
《心经》,上海《万象》月刊第2—3期,1943年8月,收入《传奇》。
《倾城之恋》,《杂志》第11卷6—7期,1943年9—10月,收入《传奇》。
《琉璃瓦》,《万象》第5期,1943年11月,收入《传奇》。
《金锁记》,《杂志》第12卷2期,1943年11—12月,收入《传奇》。
《封锁》,上海《天地》月刊第2期,1943年11月,收入《传奇》。
《连环套》,《万象》7—10期,1944年1—6月,收入《张看》。
《年青的时候》,《杂志》第12卷5期,1944年2月,收入《传奇》。
《花凋》,《杂志》第12卷6期,1944年3月,收入《传奇》。
《红玫瑰与白玫瑰》,《杂志》第13卷2—4期,1944年5—7月,收入《传奇》。
《殷宝滟送花楼会》,《杂志》第14卷2期,1944年11月,收入《惘然记》。
《等》,《杂志》第14卷3期,1944年12月,收入《传奇》。
《桂花蒸阿小悲秋》,上海《苦竹》月刊第2期,1944年12月,收入《传奇》。
《留情》,《杂志》第14卷5期,1945年2月,收入《传奇》。
《创世纪》,《杂志》第14卷6期,第15卷1、3期,1945年3—6月,收入《张看》。
《鸿鸾禧》,上海《新东方》第9卷第6期。1944年6月。
《多少恨》,上海《大家》月刊第2—3期,1947年5—6月,收入《惘然记》,台湾花冠出版社,1983年6月。
《小艾》,上海《亦报》,1950年连载,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年7月。
《十八春》,上海《亦报》连载,1951年出单行本。
《秧歌》,香港《今日世界》月刊,1954年。
《赤地之恋》,香港《今日世界》,1954年。
《五四遗事》,台北《文学》杂志,1957年,收入《惘然记》。
《怨女》,香港《星岛晚报》连载,1966年,台北花冠出版社出版,1968年。
《半生缘》,1968年,先在台湾《花冠》杂志刊出,后改名为《惘然记》,收入《惘然记》。
《相见欢》,收入《惘然记》。
《色·戒》,台湾《中国时报·人间副刊》,1979年,收入《惘然记》。
《浮花浪蕊》,收入《惘然记》,1983年。 4/6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