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万象

你知道哪三个思维习惯 对一个孩子来说最重要吗

时间:2017-10-23 18:06:36  

  说到习惯,很多朋友都听说过,小学阶段是习惯养成的黄金期,成绩不是最重要的,学习习惯养成了,基础打扎实了,日后一定可以看到提升和效果。甚至有些父母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他/她们的行为习惯了,比如:与陌生人见了面要打招呼、晚上八点左右要睡觉、吃饭前要洗手等。

  但是到了小学阶段,父母所重视的行为习惯,也许就要考虑切换到思维习惯、感受习惯和关系习惯上了。

  比如,一个孩子如果一到写作业的时候,爸爸或妈妈就开始旬斺他,旬斺让他尴尬,他非常不喜欢这种感觉,但又无力反抗,自然会将写作业和讨厌的感觉联系起来,也就不喜欢写作业了,甚至一提到作业,就会变得沮丧、难受、情绪不稳定。再比如,一个孩子,非常喜欢机器人,当他每次变着花样玩的时候,都能得到长辈们的夸赞和笑容,自然也就跟机器人之间形成了一种正向连接,甚至当他心情不好的时候,一摸机器人就瞬间阴转多云或阴转晴。以上两个例子都是感受习惯的例子,一旦一件事或一件物与孩子之间形成某种连接,都将对孩子产生深远影响。

  

  你知道哪三个思维习惯 对一个孩子来说最重要吗

  所以,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如今有那么多的孩子喜欢玩手机游戏,我总结了几点原因:1、手机游戏有多轮闯关环节,这恰好满足了孩子们好奇心的需求和喜欢冒险的心理;2、手机游戏经常会给予孩子们赞扬,比如玩着玩着就会蹦出类似“你太棒了”“perfect”“great”等字眼,孩子都是喜欢听鼓励和表扬的,这样,他们就会形成一个正反馈,觉得自己是比别人聪慧、机灵的人。

  再者,如果孩子们与父母的关系习惯是良性的,那他/她以后无论是面对自己的老师,还是单位的领导,都能在这段关系中更加自信,更加敢于争取对方的认可,也更加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他/她甚至会及时发现自己的某种行为是否应该改正。而如果一个人不能做到以上这些,我们就可以反过来推,他/她是不是思维习惯、感受习惯或关系习惯出了问题,一般99%都能找到根源。说到底,养育孩子是培养其价值观的一个过程,将来其职业带来的影响是否正面,生活得是否快乐,都没有对错或好坏之分,只有能否助力他/她独自面对困境之分。

  下面,我将分享给大家三个应该培养孩子形成的思维习惯:

  你知道哪三个思维习惯 对一个孩子来说最重要吗

  一、主动思维

  很多家长误以为,每次作业都能百分之百完成、字迹也算工整的孩子,学习成绩一定会很好,反之则不会,其实这两者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越到高年级就越会发现,那些作业整整齐齐、按时交的孩子也有可能是被父母或老师催出来或逼出来的,并不是主动为之。而那些有时不按时交作业或字迹潦草的孩子,越到高年级成绩反而越好,这是因为他们在低年级的时候重视的是自学的能力,而不太愿意按部就班跟着老师的步调走。

  另外一个例子,教育学中有个词叫“教学相长”,一个孩子如果能通过自己的语言把一道题讲给另一个孩子听,直至把对方讲通讲懂,那他即使只讲了一道题,也胜过自己做十道题。

  很多父母在与孩子接触的过程中,特别是涉及技巧和知识的时候,往往会忍不住教孩子这个那个,信息接受方自然会被潜移默化训练成被动思维,其实,家长这时候应该做到的是:(1)从给答案的人变成问问题的人,因为大脑的特点是问什么就答什么,如果孩子经常被问问题,就会养成主动思考的行为习惯,以后一遇到棘手的问题就会主动想办法解决,而不是求助别人;(2)创造机会让孩子给别人讲知识,因为在讲解的过程中,孩子会用最新学会的知识解决当下的问题,他的学习能力、知识积累能力、完成效率都会得到很大的锻炼和提高,对学科的理解也会更深刻,这是一个正向推进作用。有一句话叫“当教的人出现的时候,那个主动学习的人就不见了”。(3)让孩子把当天学到的知识讲给父母听,这既是亲子时光别有意义的一段,也能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问活动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活动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作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组织工作半年培训会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