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万象

张伯驹与袁世凯关系 张伯驹与潘素的子女现状

时间:2017-12-16 11:49:02  

  当然,夫妇间也有磕磕碰碰的时候,据张伯驹的挚友、帮他买了《游春图》的马宝山回忆:“那回张伯驹举着弹子撵得潘素围着桌子转,谁也劝不了,谁劝打谁。我去了亲手把弹子从他手夺下来。张伯驹说:‘真是气死我了!’”

  这种吵架在章诒和的笔下却描绘得有些可爱:

  潘素对张伯驹是百分之一百二的好,什么都依从他,特别是在收藏方面。解放后张先生看上了一幅古画,出手人要价不菲。而此时的张伯驹,已不是彼时的张公子。他不供职于任何一个正府部门。而所担任的北京棋艺社理事,北京中国书法研究社副社长,北京中国画研究会理事,北京古琴会理事,北京京剧基本艺术研究社副主任理事,中国民主同盟总部文教卫员等等,皆为虚职,并无实惠。潘素作为家庭主妇,支撑日常生活的诸多开支,应付昔日名门的琐细关系,并将家里家外维持在一条不低的水平线上,就够她操心费劲的。每月不仅把所有的工资花光,而且尚须从“家底儿”中掏点出来,以为贴补。今非昔比,丈夫相中的古画虽好,但想到现实的经济状况和未来漫长的生活之需,潘素有些犹豫。张伯驹见妻子没答应,先说了两句,接着索性躺倒在地。任潘素怎么拉,怎么哄,也不起来。最后,潘素不得不允诺:拿出一件首饰换钱买画。有了这句,张伯驹才翻身爬起,用手拍拍沾在身上的泥土,自己回屋睡觉去了。

  两情一命永相怜——张伯驹之死

  1982年2月26日10时43分,张伯驹逝世,享年85岁。关于张伯驹之死,潘素曾一度非常自责。章诒和女史在《往事并不如烟》中有这样的叙述:

  潘素哭道:“伯驹是好好的,只不过得了感冒。几天不见好,才把他送进医院,他不愿意去,是边劝边哄的。我原以为送他进去就能把病治好,那晓得我把他一送就送进了鬼门关。”说到这里,潘素不住地用拳头捶打胸口,痛悔万分。

  “张先生住的什么医院?”母亲又问。

  潘素说:“后库的北大医院。伯驹走进病房见是八个病人住在一起,就闹着要回家,而且这几个病人的病情都比他严重。我好说歹说,才把他安顿下来,跟着我就向院方请求,能不能换个单人或双人病房?谁知医院的人说:‘张伯驹不够级别,不能换。’两天以后,同房的一个病人死了,伯驹的病情也不见好,反而比进来时重了。他情绪更坏,闹得也更厉害,就是要回家。我再跟医院的人请求换病房,人家还是那么讲,说我们伯驹不够格。过了两天,又死了一个。这伯驹想闹也闹不动了,他从感冒转成肺炎。”

  潘素又告诉我们:“伯驹死后,有人跑到北大医院,站在大门口叫骂:‘你们医院知道张伯驹是谁吗?他是国宝!你们说他不够级别住高干病房?呸,我告诉你们——他一个人捐献给国家的东西,足够买下你们这座医院!把那些住高干病房的人,都扒拉一遍,看看哪个的贡献,能赶上张伯驹?’”

  “客散诗谁和,人亡弈未收。……感逝门前水,春深呜咽流”。这是张伯驹死后,老友萧劳路过其宅时,怆然写下四首挽诗中的句子。10年后的1992年4月16日,潘素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

  2011年6月19日上午,在景色秀丽的什刹海后海南沿26号张伯驹潘素故居,举行了“张伯驹潘素故居纪念馆“启动仪式的新闻发布会。张伯驹潘素夫妇的唯一爱女张传綵将这一私人遗产捐出,拟建立一座向公众开放的故居纪念馆。有人说,当今中国象张伯驹一样有钱的并不很少,然而,有张伯驹一样才情、气节和胆识的却真是绝了。

  正所谓:

  春水远连天,潮去潮还,莫愁湖上雨如烟。燕子归来寻旧垒,

  王谢堂前。

  玉树已歌残,空说龙蟠,斜阳满地莫凭阑,往代繁华都已矣,

  只剩江山。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问活动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活动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作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组织工作半年培训会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