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万象

张伯驹与袁世凯关系 张伯驹与潘素的子女现状

时间:2017-12-16 11:49:02  

  他是收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研究家,被世人誉为“最后的名士”,他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张伯驹。1982年正月,在北大医院一间普通而拥挤的病房里住进了一位突然患病的老人,因“级别不够”不能,他不能住双人或单人病房,只能和七八位病人挤在一个病房里,这位老人就是本期的主人公张伯驹。赶来看望的亲友们无不感慨唏嘘,为这位名士在生命最后关头的情景感到伤心和气愤,甚至有人去领导办公室拍了桌子,大说:“这个把无数无价国宝无偿捐赠给国家的人,难道连换一间条件好一些的病房的资格都没有吗?”但这个要求还是迟迟没能做到,因为不时有重病号抬进来,死的人被拉出去,心绪不安的张伯驹便要回家。2月26日,等到女儿张传彩终于拿到同意调换医院的“批令”时,张伯驹却不幸离开人世,终年八十四岁。

  一生风流的人在弥留之际会回想起什么呢?其实自那次发病之后,张伯驹一直处于昏迷的状态,却在去世的前一天2月25号回光返照,清醒了许多,而那天正是他阴历年的生日,二月初二。

  1898年的二月初二,张伯驹出生在河南项城,本名家骐,字伯驹,别号丛碧、春游主人、好好先生等。其生父为张锦芳,秀才出身,曾任度支部郎中、民国众议院议员等。因其伯父张镇芳无子,便过继给了张镇芳,这位养父更是人至清末直隶总督及河南督军的显赫大员,还是袁世凯长兄袁世昌的妻弟,如此算来,张伯驹和袁克文还是远房表兄弟的关系。而且两家关系一直还行,在袁世凯完蛋之后,张伯驹还多年接济过生活不好的袁家子女,袁世凯的长子袁克定最后离世都是在张伯驹的家中。

  除了任地方大员外,张镇芳还长期在正商交接处摸爬滚打,如其曾任银元局局长、芦盐运使、与英方合作开滦煤矿等,这些可都是富得流油的肥缺,所以打小张伯驹肯定是不缺零花钱的。后来张镇芳因剿白狼军不利,被袁世凯撤职,赋闲在家的张镇芳却发现了银行业的巨大商机,创办了盐业银行,生意很不错,后来几经辗转盐业银行归到了张伯驹手中,但主要交给吴鼎昌打理,自己则靠着其丰厚的收益过名士生活。

  张伯驹生来聪明伶俐,九岁即会作诗,有神童之誉,三千多卷的《二十四史》,他20多岁时便已读完了两遍。还曾在父亲的提携下在军队混了一段时间,后来因看不惯其中的黑爱旙恶,脱下军装换上布衣,挂名盐业银行,纵情于自己的兴趣。说张伯驹的名士风流无非三个方面——诗词书画、京剧和女人。

2.png

  在诗词书画上,他本身就写得一首好字、作得一首好词,但他让世人最为称道的还不是这些,而是他在建国后将大量自己珍藏的无价国宝无偿捐献给了国家,从没有要求过一丝回报。因他的生活一直很富足,加上从小的文化熏陶,很容易热爱上书画收藏这种高雅还烧钱的事。关于他的收藏还有很多小故事,比如一次他去上海,因为有钱又爱玩是出了名的,所以就遭到了绑票。他一遭绑可把家人们给急坏了,但他却泰然自若,绝食抗议,而且在家人探望时三令五申不准家人变卖他珍藏的书画以筹集赎金,最后还是在亲友的帮助下才得以脱险。就是这样一个视珍藏的书画高于生命人,最后却无偿捐献给了国家。

  在戏曲上更值得一说,当时的京剧可谓今天的流行歌曲,是人都会哼上两句,名士们玩这个就更不新鲜了。由于出手阔绰,所以张伯驹经常能请到当时的京城名角来家里唱堂会或去戏院捧场,是出了名的京剧名票,一来二去也就和角儿们混熟了,最后还拜了鼎鼎大名的余叔岩为师,那可是京剧史上不可不提的人物。由于自己的诗词天赋很高,所以张伯驹还经常与方家们探讨一番,改了很多出戏,使其更臻于完美。但张伯驹本人的唱功实在是不敢恭维,虽然经常厚着脸皮和名角们搭戏唱一通,却让他落得个“张电影”的外号,因为五排以外的观众就不能听清他唱什么了,只能跟无声电影似的看到他人在上面唱念坐打。虽然观众们不是很享受,但他自己却乐在其中。

  据说张伯驹认为自己的票友生涯中,最自豪的有三件事:一是他与余叔岩合作编写了一部《近代剧韵》,系统介绍京剧十三韵(俗名十三辙)阴阳平上去入的念法、运用;二是召集银行界同仁筹集5万元基金,约同梅兰芳、余叔岩等人,于1931年在虎坊桥创立“北平国剧协会”,以《乱弹音韵辑要》作为学会附设的传习所的音韵学课程教材;第三是才是他40岁生日时的那场《空城计》。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问活动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活动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作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组织工作半年培训会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