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记者接触到万科更多分公司一线员工,他们对项目跟投制的前景持悲观态度。
“我们员工项目跟投,都是拿自己的钱出来跟投,就像买理财产品,有些人会以公司亲属名义加钱进去,牵涉面就更大了。未来华润或宝能怎么处理这笔钱?这会有很大不安定因素。”一位北京万科员工说。
“跟投现在是万科员工最为关心的事,很多有一定职级的员工,跟投收入几乎抵得上工作收入,之前我们觉得收益来得很容易,因为在收益算法和正策导向上倾斜员工明显,现在担心被终止。”另一位深圳万科员工说。
跟投制背后是一个资源倾斜的运作机制。一位万科前中层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在万科跟投制里,很多项目内部跟投,都是加大跟投杠杆比例,收益颇高。这源于各地城市公司对项目有选择的跟投,在运营、成本、资源等倾斜下,公司剥离营销费用,确保跟投收益率。万科是城市公司制,总经理操作这些较容易。
“前几年,跟投制刚开始,跟投项目赚钱是大概率。那时投十万,回报几十万都很正常。如今出了股拳的事,万科有些地方公司已经暂停了杠杆跟投,这对大家跟投积极性有影响。现在内部担心最多的是,未来新机制会把跟投叫停了。”上述前万科中层人士说。
种种心思翻转背后,万科变脸已成各方共识。当华润或宝能逐渐扩大话语拳之后,万科会走向何方?
上述北京万科中层人士认为,“华润是典型的央企风格,慢、偏保守,市场化比不了中海,待遇也不如万科。”若执掌万科,会考虑平稳过渡。在商业地产领域会比现在的万科更进取,拿更多商业项目。不像原来万科比较执着于算账,较少获取商业项目。“华润做商业,商业周期长,公司决策层的耐心很容易被商业培养起来,对开发周期就没有那么敏感了。”
一位傅育宁的多年老部下告诉《财经》记者,华润是业绩文化导向,傅育宁较理性,思维严密,工作态度认真,下班到点就走,很少喝酒和应酬。
至于宝能,“宝能首要是维持,把手里资源加速变现,对新增投资很谨慎。未来宝能还可能会在三四线城市用万科招牌发力。”上述北京万科中层说。
无论如何,一旦华润或宝能介入万科管理,万科就不可能还是往日的万科。 14/21 首页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