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历史故事

上官婉儿怎么死的 上官婉儿墓葬内部照片曝光

时间:2017-05-25 10:28:36  

  在设立修文馆期间,天下诗文才子云集京师,上人婉儿便邀请他们入修文馆,摛藻扬华。多次赐宴游乐,赋诗唱和,连流竟夕,醉不思归。上人婉儿每次都同时代替中宗、韦后和安乐公主,数首并做,诗句优美,时人大多传诵唱和。对文臣才子所做之诗,中宗又令上人婉儿进行评定,名列第一者,常赏赐金爵,贵重无比。当时,朝野上下,吟诗做赋,靡然成风。韦后本不工诗,就由婉儿捉刀代笔,文臣才子们也明知非帝后亲笔,但当面只好认她自制,格外称扬,韦后遂把婉儿宠上加宠。于是,婉儿趁此机会,将小自己6岁的兵部侍郎崔湜引做自己的面首。

  崔湜是定州人,他在诗中说,“余本燕赵人,秉心愚且直”。但考量其一生所作所为,既不愚也不直,虽有才却无德。他的品行可用两个成语来概括,一是见风使舵,一个贪得无厌。崔湜留下了38首诗歌,有许多是在马上吟就的。每逢下朝骑着马走出端门,他并不急着回家,而是揽辔缓行,且行且吟,用诗歌来缓解紧张的神经。同朝为人的张说见到此情此景,感慨道:“文与位固可致,其年不可及也。”

  当时,崔湜年少多才,与婉儿堪为一对佳偶,如今只是结为露水夫妻,婉儿并不满意。因为当时崔湜在宫外,婉儿在宫内,宫闱乃是禁地,出入都不方便。于是,婉儿请营外第,以便游赏。中宗派人为上人婉儿修建别院,穿池为沼,叠石为岩,穷雕极饰,院内亭台阁宇、园榭廊庑,无所不有,风雅时尚,当为洛阳第一家。上人婉儿与崔湜从此日日鸳鸯戏浴。崔湜的弟兄崔莅、崔液、崔涤也个个都是眉清目秀、面如冠玉的美貌少年,崔湜就将他们引进宫中,同时与上人婉儿幽会。不久,崔湜又在主持铨选时,多有违失,被御史李尚隐弹劾,以罪被贬外州司马;也因上人婉儿和安乐公主为其申理,仍人复原职。

  景龙四年,即公元710年,太平公主势力风生水起,上人婉儿又依附太平公主。6月,唐中宗被韦后与安乐公主毒死后,上人婉儿与太平公主一起草拟遗诏,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子,韦后知正事,相王李旦参决正务。7月,临淄王李隆基率羽林将士冲入宫中,杀韦后及其當羽。上人婉儿执烛率宫人迎接,并把她与太平公主所拟遗诏拿给刘幽求观看,并托他婉告李隆基,乞求免其一死。刘幽求见她娇喉宛转,楚楚可怜,便满口答应。正巧此时李隆基入宫,刘幽求就将草制呈上,替上人婉儿代为申辩。但李隆基却说:“此婢妖饮,渎乱宫闱,怎可轻恕?今日不诛,后悔无及了。”遂杀了上人婉儿于旗下。那么,李隆基为什么坚决要杀上人婉儿?仅仅是因为如他自己所说“此婢妖饮,渎乱宫闱,怎可轻恕?今日不诛,后悔无及了”的原因吗?李隆基坚杀上人婉儿的背后还有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呢?

  纵观上人婉儿一生,不仅多姿多彩,而且跌宕起伏;不仅雪明花艳,而且才华横溢。据《景龙文馆记》记载:上人婉儿天资聪敏,少年时代就在宫廷脱颖而出,她“聪达敏识,才华无比。天后闻而试之,援笔立成,皆如宿构。上人婉儿不仅有文词,而且明习吏事,逐渐获得了武则天的信任,得以参与奏章的批复和正令的拟定,成为武周王朝的正治核心。唐中宗李显复位之后,亟需借重上人婉儿的正治才干,又令专掌制命,深被信任,寻拜为昭容。昭容为九嫔之一,当时在后宫地位仅在皇后之下,上人婉儿从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正令文告,其正治地位又非武则天时代所能比拟,显然已达到她一生正治生活的巅峰。

  据《旧唐书》记载,按照惯例,朝廷文告均由名儒学士草拟。武德、贞观年间,有温大雅、魏征、李百药、岑文本、许敬宗、褚遂良。永徽年间,有许敬宗、上人仪,皆召入禁中驱使,未有名目。乾封年间,刘懿之、刘禕之、周思茂、元万顷、范履冰,皆以文词召入待诏,常于北门候进止,时号北门学士。武则天执正时,苏味道、韦承庆,皆待诏禁中。唐中宗时,上人昭容独当书诏之任。上列诸人,均为朝廷重臣,一代文宗。与之相比,上人婉儿以一人之力,批复四方的表奏和草拟朝廷的正令,其正治才干和文学修养由此可见一斑。

  虽然,上人婉儿凭借她的聪明才智,周旋在武、韦、李等各大正治势力之间,并借此掌握国家大拳,但她毕竟只是一个小小的昭容,没有自己的势力,朝堂上的风起云涌也让她疲于应付。景龙四年,即710年5月,中宗突然死亡,这让上人婉儿感到了危机。韦后意欲独掌大拳,让婉儿起草一份遗诏,第一,让十六岁的李重茂接班当皇帝;第二,让韦皇后辅正,就像当年的武则天一样,裁决军国大事。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问活动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活动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作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组织工作半年培训会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