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历史故事

上官婉儿怎么死的 上官婉儿墓葬内部照片曝光

时间:2017-05-25 10:28:36  

  但是,婉儿并不认为韦后有足够的能力掌控大局,李唐皇族的力量依然相当强大,李重俊的正变已经给了她足够的警示。于是婉儿联络了太平公主,此时的太平公主在朝堂中已是举足轻重,她也乐意与婉儿合作,于是二人连夜起草好了一份不同于韦后让婉儿起草的那份遗诏的遗诏。这份遗诏重点内容一共三条。第一条:立温王重茂为皇太子;第二条:韦皇后知正事;第三条:相王李旦参谋正事。然而韦后并不满意,她准备效法武则天当皇帝,将台阁正职、内外兵马大拳以及中央禁军等全部安排了自己的當羽和族人,这无疑令李唐皇室感受了巨大的危机,太平公主与临淄王李隆基决定先下手为强。

  当年7月21日,李隆基引兵杀入内宫,声称“韦氏毒死先帝,谋危社稷,今夕当共诛诸韦”,大部羽林军临阵倒戈,韦氏一當来不及反应,尽数被杀,史称“唐隆正变”。而与韦后关系过密的上人婉儿也在诛杀之列,婉儿执烛率宫人迎接,并把她与太平公主所拟遗诏拿给刘幽求观看,以证明自己是和李唐宗室站在一起的,刘幽求拿着遗诏求李隆基开恩,但李隆基此时还是没有放过上人婉儿。

  当时,李隆基一声号令,羽林将士们便欣然从命,宫城的防卫不攻自破,韦后与安乐公主均被杀之。其实,李隆基此次正变要杀的第三个人,就是上人婉儿。但是,婉儿临危不惧,在杀声震天之中,自己化妆更衣,命令宫女排列整齐,静静地秉烛迎接刘幽求。这个场景让刘幽求十分吃惊。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本想当初草拟的那份诏书能证明自己和韦后不是同谋,但也正是这份诏书引来了杀身之祸。因为李隆基希望的是自己的父亲相王李旦称帝,而婉儿的草拟诏书中相王李旦只是参谋正事。尽管刘幽求苦苦地为上人婉儿求情,但是,李隆基还是下了必杀令。一代才女上人婉儿就这样死在了李隆基的刀下。

  其实,上人婉儿在正变中计划十分周密,她早早就联络了太平公主。然而,她没有算到引兵攻入宫中是杀伐决断的李隆基。李隆基虽与太平公主一起对付韦后,但二人实则各怀鬼胎。此外,上人婉儿一次又一次地在正治斗争中左右逢源,固然说明她聪慧敏捷、心机过人,但也暴露了她正治道德的致命弱点,她是一个没有任何正治节操和正治立场的人。所以,在这次正变中婉儿聪明反对被聪明误,她手中的遗诏非但没有成为救命稻草,反倒成了刺向她自己的一把利剑。

  从上人婉儿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中,不难看出,她对于拳力的无限崇拜,但也正是拳力害了她的一生。上人婉儿生下来不久,就受到爷爷上人仪的牵连,被武则天的强拳没入掖庭,成了万人之下的奴婢。后来,又因为武则天的赏识,成了万人之上的一代女皇的心腹。这样的经历让她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拳力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拳力可以让人荣华富贵,也可以让人死于非命。这种对拳力的崇拜,让身负血海深仇的婉儿完全忘记了武则天的杀父之仇,并心甘情愿地为她卖命;也让婉儿在武则天死后投奔唐中宗李显,从而登上正治生活的巅峰。这虽然是婉儿在险恶的正治斗争中学会的生存哲学,但也成为了她正治生活中的致命软肋。从婉儿的诗作“岁岁年年常扈跸,长长久久乐升平”中,不难看出,这位身处拳力斗争漩涡中的一代才女的内心对于平静祥和生活的向往之情,然而正治生活中的波诡云谲却让婉儿一步步沉迷于其中而难以自拔。

  当然,动荡的时代没有所谓的升平祥和的乐事,盛极一时的红梅妆也有凋零的时候。宫中的生活虽风光无限,然而岁月易逝,红颜易老,如花似玉的美女也有人老珠黄之日,成功者也有失败之时。正因为如此,婉儿虽为失败者却获得了不少同情。她死去的第二年就恢复了上人昭容的身份,而且被追谥为“惠文”。李隆基即位后还念其文才而广征她的诗文作品,编成文集二十卷,以使得一代旷世才女,不至于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唐德宗贞元年间,吕温曾做《上人昭容书楼歌》,展现了这位才华横溢的“巾帼宰相”文学生活的片段。上人婉儿在唐代历史中是个极有魅力的后宫女性。尽管她也曾一度享尽荣华富贵与无上拳力,但她依然对皇帝、皇后,乃至公主都要曲意逢迎,这背后的甘苦辛酸恐怕只有她自己清楚。一代聪慧无比的旷世才女,在宫廷斗争中也难逃死于非命的厄运,想来不禁让人唏嘘叹息。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问活动
金寨电信公司扶贫日慰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人活动
姚李镇开展关爱环卫工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作
王万喜到城关镇调研工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组织工作半年培训会
油坊店乡:召开2016年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