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辽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才女,同时美貌也冠绝天下,但是却因为一首香艳的诗词而被错怪杀害,由此牡丹花下一抔土,一场遗恨叹九泉,实在是可惜。这位女子就是大辽国第八任皇帝,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皇后萧观音。

说到萧观音的故事,就不得不说到一个不明是非的皇帝——辽道宗耶律洪基,一首极其香艳的诗词——《房中曲》,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针对皇拳的时代阴谋。还有与其相关的几个不为人知,而且又没有任何关联的原因。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造就了一场令世人惋惜的冤案,直到现在也是令史学爱好者感到无限叹息。毕竟美貌者很多,但是才貌双全的女子还是少数,有也是令人怜爱,别说是死于一场冤案中了。更让人感到世事无常,鲜花易逝。
萧观音,一位才女,出身显赫,酷爱诗词同时又精通音律。因为其美丽而富有才华而深受耶律洪基宠爱,被视为江山不易的珍宝。但是命运无常,有些时候就是如此捉弄人。精通诗词的萧观音,因为诗词受到皇帝宠爱的萧观音最后竟然是死于自己所做的诗词上,生前冰肌玉骨的伊面佳人,死后尸体却被送返娘家,结局之悲惨凄凉,令人扼腕。实在生活就像走马灯,不知道什么时候灯就没了,黑暗遮蔽天空。
说到底萧观音悲惨结局的背后其实是拳力的作祟,任何东西一旦染上正治,很快就会变得味道全变。古代中国,皇帝皇后是王朝双壁,虽然都是至高无上,世间至尊,但其实二者的关系却也是很微妙。一个为尊朝堂,统御天下,接受群臣的朝拜;一个是显赫于后宫,统御着纷乱而又暗流涌动的后宫佳丽。同样是至高无上,同样尊贵无比,同样掌握着生杀予夺的拳力。但也是如此,不是谁都可以当皇后的,皇后这个位置不是任何女人都可以当的,而这个位置也不是简简单单的皇帝说了算。更多时候,皇后是正治多方博弈的结局,具有极大的正治意味。
明朝有个皇帝想立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女人为皇后,即使皇帝再宠爱这个女子,跟大臣们讨论了多少次,但是大臣们就是不愿意,甚至乎以死相逼。这还是皇拳集中的大明,在辽国当时的背景下,皇帝自然更是没有更多的自由。所以辽国历史上的太后大多都是萧家的。如果萧观音不信萧,没有这层背景在里面,那么自然当不上皇后。萧观音在萧家的整个家族里面,地位属于最显赫的嫡系,她是辽道宗的爷爷辽圣宗钦哀皇后(也就是道宗的奶奶)的弟弟家的女儿,听着有些绕,说白了就是道宗的姑姑。可见其地位有多高了。
出身贵族的萧观音没有辜负她的出身,长得一副倾国倾城的皮囊,拥有着不同于草原女子的美丽。《辽史》上说她“姿容冠绝”也就是相貌身材都超级棒,而且在文化上也是不输给民宋朝女子,善于吟诗作赋,对于诗词品类,有名诗人更是信手拈来。作诗作词之外,萧观音还擅长弹琵琶,并且将自己的诗词配上曲子,演奏出来也是极为有美感。娶到这样的女人(虽然辈分上是自己的姑姑,但在辽国并不在意),作为辽道宗又怎能不喜爱呢?宠爱到甚至后宫的的其它妃子哪里冷清接近一年,足可见宠爱程度。 1/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